采石津
亦名南州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梁书·侯景传》: 太清二年 (548) 侯景反,“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军于此渡口。
亦名南州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梁书·侯景传》: 太清二年 (548) 侯景反,“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军于此渡口。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湄丘 “在文昌县东北五十里东昆溪北。丘狭而长,若堤然,延亘六七里。中藏一丘,隆然深秀。宋知军邢梦璜世居于此”。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方舆纪要》卷48巩县:“俗传吕布军虎牢,饮马于此。”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二十里石燕镇。有桥跨石燕河上,为往来孔道。清咸丰《隆昌县志》卷10:石燕桥在“县南二十里,下达重庆”。在四川省隆昌县东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燕桥,人口 2
又名集宁海子、威宁海子、希尔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清一统志 ·察哈尔》: 威宁海子 “在旗 (正黄旗察哈尔)南八十里。蒙古名希尔池。纳林河、七金河并注其中”。
指清、民国年间玉树二十五族土司,住牧地在今青海南部曲麻莱、杂多以东,巴颜喀喇山以南之玉树藏族自治州。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下:“玉树二十五族,囊谦千户为之长,本应称囊谦等二十五族,其名乃正。而《卫
即今安徽肥西县西之紫蓬山。《方舆纪要》卷26庐州府合肥县:紫蓬山在“府西七十里。一名李陵山,以山上有李陵庙也”。又称紫蓬山。在安徽省中部肥西县境。据《紫蓬山志》载,三国时魏将李典曾在此屯兵。李陵,典之
即东引山。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
①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罗浮山中。东晋王叔之有《凤凰谷》诗。②在今陕西铜川市北玉华村。《资治通鉴》: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上以翠微宫险隘,不能容百官。庚子,诏更营玉华宫于宜君之凤凰谷”。《方舆纪要》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北。《清一统志·惠州府》:鸡公嶂“在永安县东北五十里。高四百余丈,周四十里,为县主山”。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清一统志·天津府二》:“大沽口,众水由此入海,即《通典》所云三会海口。”为海防要地,清于此设海口营。《畿辅通志》卷93:“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深一丈五尺……河口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