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铁门镇

铁门镇

北宋初置,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景祐四年 (1037) 改名延禧镇。金废镇,地属新安县。明末,新安县曾移治于此。


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面积116.5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铁门,人口5000。因在铁门山旁得名。又因东青龙、西凤凰两山相对如阙,或作阙门。北宋设铁门镇,景祐四年(1037年)改名延禧。明称都铁门,清设阙门镇,1912年后复名铁门。为新安、渑池、宜阳三县边界重镇。1949年置铁门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2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等。有水泥、电解铝、金属钠、发电、化肥、消声器等厂。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此。古迹有千唐志斋、王乔洞、古道观等。


猜你喜欢

  • 胎簪山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三十里太白顶。《水经·淮水》: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 雉山县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新安县置,为睦州治。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元和志》 卷25: “以县南有雉山,因名之。” 唐文明元年 (684) 复改新安县。古县名。隋大业初以新安县改名,

  • 隐静山

    又名五华山、五峰山。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十五里。以山腰建有隐静寺得名。传为南朝梁杯渡禅师栖隐地。唐李白有 《送道隐禅师还隐静寺》 诗。《元丰九域志》 卷6繁昌县有隐静山。《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 隐静

  • 西淀

    即白洋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白洋淀“自(明)正德间杨村河决入,始成泽国。今合相近诸淀之水,总名西淀”。即“白洋淀”。

  • 迁安县

    金大定七年(1167)改安喜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迁安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卢龙县。后复置,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古旧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

  • 聂阳县

    南齐改黾阳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南。后废。

  • 长子

    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此。后为赵地。秦置长子县。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执

  • 典彻湖

    在今越南北部太原省太原县西。唐许嵩《建康实录》 卷19: 南朝梁大同十一年 (545) 讨李贲,“ (李) 瞟推高祖 (陈霸先) 为前锋,所向摧陷,贲走曲 (典) 彻湖,于屈僚洞界立砦,大造船舰,充塞

  • 塔沟县

    1914年改建昌县置,属热河道。治所在塔子沟 (今辽宁凌源市)。旋改为凌源县。旧县名。原名建冒县,因与江西省建冒县重复,1914年改名,治塔子沟(今辽宁凌源市驻地凌源镇)。原属直隶省(今河北省),19

  • 岜马镇

    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清一统志·思恩府》:岜马镇“在土田州北岜马山下。明嘉靖七年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以卢苏为岜马甲司”。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明嘉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