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
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长沙郡置。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即此。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东汉改为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长沙郡置,封吴芮。治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全部、湖北省南境小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小部和广东省阳山、英德以北部分及江西省西境一部。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国除为长沙、桂阳、武陵三郡。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长沙郡复置,辖境逐渐减缩。东汉改为长沙郡。
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长沙郡置。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即此。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东汉改为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长沙郡置,封吴芮。治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全部、湖北省南境小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小部和广东省阳山、英德以北部分及江西省西境一部。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国除为长沙、桂阳、武陵三郡。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长沙郡复置,辖境逐渐减缩。东汉改为长沙郡。
即今海南省海南岛。《太平御览》卷69引王隐《晋书》曰:“朱崖在大海中。遥望朱崖洲大如菌,举帆一日一夜至洲。周匝二千里,径度七八百里,可十万家。”《水经·温水注》 引王氏《交广春秋》曰:“清朗无风之日,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导墅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丹阳县图: 东南有道墅桥。附近有汛。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丹阳县东南有 “道墅桥镇”。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三国志·吴书·孙休传》:孙亮废孙琳,使孙楷、董朝迎休,“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即此。
太行八陉之一。即飞狐关。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与涞源县交界处,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
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三十里孟海乡。《寰宇记》 卷13定陶县: 孟海城,“ (隋) 孟海公陷曹州筑此南北二城”。
亦名清强店。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五十里剑门镇之青树子。《宋史·王继恩传》: 淳化五年 (994),镇压李顺义军,继恩攻占研石砦,“逐北过青强岭,平剑州”。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清一统志·处州府》:小连云山“在青田县西一百里,与丽水大连云山相接,延袤数十里,高出云霄中。有二洞:东曰龙须,南曰韩山。其高岩曰金水岭。元至元中始凿石通道,达景宁县界”。
①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辽史·太祖纪》:太祖三年(909),“置羊城于炭山之北以通市易”,即此。②今广东广州市的别称。③即今贵州长顺县东南三里羊角。清有额外外委驻守。(
广义的武夷山在今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连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海拔2158米,为本省最高峰。狭义的武夷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二十里,
南齐置,属海昌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信宜二市县境。梁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