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分吴县置,与吴县并为苏州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元和志》卷25:长洲县“取长洲苑为名”。宋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为苏州府治。1912年并入吴县。
古旧县名。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北部置,“取长洲苑为名”(《元和郡县志》)。自唐至明与吴县同为苏州、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县南境增设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治苏州府郭下。1912年裁府,长洲、元和两县并入吴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分吴县置,与吴县并为苏州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元和志》卷25:长洲县“取长洲苑为名”。宋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为苏州府治。1912年并入吴县。
古旧县名。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北部置,“取长洲苑为名”(《元和郡县志》)。自唐至明与吴县同为苏州、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县南境增设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治苏州府郭下。1912年裁府,长洲、元和两县并入吴县。
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东北四十里栅源坞。《方舆纪要》 卷90淳安县: 栅源,“吴贺齐与山越战,树栅于此,因名”。
明洪武元年 (136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清康熙五年 (1666) 废。
1913年置,属福建省。治龙岩县(今福建龙岩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宁化、明溪、清流、连城、漳平、华安、长泰、龙海以西地区。1914年改为汀漳道。1913年2月以清末汀漳龙道区域置,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
在今河南许昌县东三十四里五女店镇。旧属鄢陵县。《方舆纪要》卷47鄢陵县:五女店,“相传汉献帝后伏氏与姊妹四人为操所害,葬于此”。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四年(1865)六月,“至许州之五女店”
又称洋河镇。明置,属桃源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因白洋河为名。《明史·地理志》 桃源县:“东有三义镇巡检司,崇祯末,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清设千总及宿迁县主簿驻此。以产名酒“洋河大曲”著称
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源。《元朝秘史》 卷2: 古连勒古山 “那山里有桑沽儿河”。陈彬龢注: “克鲁连河下有桑沽儿河,即僧库尔河。”
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三十里安丰镇。傍串场河。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初以富安、梁垛二场并入,改为安梁场。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清一统志·都匀府》: 索驴堡 “明正德三年,官军讨叛苗,由索驴、撒毛进”。
东汉建安时公孙康析乐浪郡南部置,属幽州。治所在带方县 (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土城内)。以带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南北道、京畿道及江原道北部地。西晋建兴元年 (313) 侨治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水经·㶟水注》: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