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山

阳城山

①即阳平山。在今浙江富阳市南十五里大源镇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阳平山“一名阳城山。后汉孙钟种瓜其上”。

②俗名车岭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北。《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资治通鉴》:晋建武元年(317),刘粲遣刘雅生攻洛阳,赵固“奔阳城山”。即此。


(1)古山名。俗名车岭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洧水发源于此。山南麓地势险要,称阳城关(今石羊关),为古战场。《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十六国汉将刘雅生攻赵固于洛阳,赵固落败“奔阳城山”,即此。(2)在湖北省武穴市西南、长江北岸。属大别山。西北—东南走向。主峰玉屏山,海拔396米。隔长江与阳新县丰壁山对峙,紧束江流,向为江防要地。南麓田家镇为著名军事要塞。由石灰岩构成,多溶洞。山上多松、杉、柏。产石灰石。有双善洞、龚隆洞等名胜。


猜你喜欢

  • 太仆寺左旗

    清初设太仆寺左翼牧厂,1936年改为太仆寺左旗。治所在炮台营子(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贡宝拉格苏木)。1956年宝昌县撤销并入,改称太仆寺旗,移治宝昌镇。

  • 吉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吉州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元贞元年(1295)改名吉安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吉州为路,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属

  • 背牛顶

    一名胜水岩。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四十五里黄牛顶。海拔895米。《清一统志· 永平府一》“箭笴山” 条下: “东北为胜水岩,以西其巅尤狭,置木梯以行,俗呼为背牛顶,以山后有石如牛,故名。”

  • 牒琮州

    即牒珍州。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县境。

  • 天德江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东岸河)。《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天德江“在府东,下流注富良江。一名延蕴江,又名东岸江。永乐初,黎寇惧讨,役民堙塞江口。寇既平,重加浚治,舟楫复通”。

  • 咸州

    辽开泰八年 (1019) 置,治所在咸平县 (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市以北一带。金天德二年 (1150) 改为咸平府。辽开泰八年(1019年)置,治咸平县(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辖

  • 北斗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八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北斗滩“怪石凡七,隐立若斗杓也”。

  • 戢兵山

    在今安徽黟县北十五里。《寰宇记》 卷104黟县: 戢兵山 “旧名石鼓山。唐天宝中,改为戢兵。在县城北。《邑图》 云: 有石如鼓。有石人、石驴”。

  • 斯榆国

    亦作斯都、徙国。都徙 (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西汉武帝时,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 邛、 筰、 冉、��、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索隐

  • 洞口市

    即今湖南洞口县。原为武冈县地,明代已有 “洞口” 之名。方以智有 《游洞口林谷诗》。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洞口记》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1952年设洞口县,因洞口为名。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