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山

阳山

①即首阳山。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阳山。《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阳山“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虎石”。

②即今内蒙古河套西北狼山。《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使蒙恬渡河,据高阙、阳山”。《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东径高阙南。……河水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汉书注》曰: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

③一名秦余杭山。又名万安山、白磰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北三十里。明王鏊《姑苏志》卷8:阳山“以其背阴面阳,故曰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3引胡舜申《吴门忠告》曰:“吴城以乾亥山为主,阳山是也。山在城西北,屹然独高,为众山祖,杰立三十里之外。其余冈阜累累,如群马南驰,皆其支陇。”其地为越王栖禽礼葬吴王夫差之所。

④即安阳山。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十里阳山。

⑤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2邳州睢宁县:阳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上有五层石台,亦谓之羊山。万历中,潘季驯于羊山、龟山、土山相接处,创筑横堤数十里,以防大河泛滥,是也”。

⑥即今安徽无为县西羊山。《方舆纪要》卷26无为州:阳山在“州西四十里。相传曹操尝屯兵于山阳”。

⑦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山海经·中次二经》:“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⑧又作羊山。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2金乡县:阳山“山多美石。葛山在其前,鱼山在其右。位处众山之阳,因名”。

⑨亦作杨山。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入龙阳县,有澹水,出汉寿县西杨山。”《太平御览》卷913引盛弘之《荆州记》曰:“武陵郡西有阳山。”《文选》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注引《荆州图》曰:“汉寿县城南一百步有澹水,出县西阳山。”


(1)古山名。(1)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狼山。因位于当时黄河正流(今黄河支流乌加河)之北,故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前214年)“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即此。(2)在今河南省嵩县西南。《山海经·中次二经》:“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即此。(2)今山名。又称孔山、空山、羊山。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海拔341.9米。由石灰岩构成。明初为南京建造宫殿和陵墓的采石场。西南麓有原拟用于明孝陵后因无法搬运而弃置的巨大碑材,即已打琢成形的阳山碑材。山之东南有温泉。


猜你喜欢

  • 小纪镇

    亦作小邾镇。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六十里小纪镇。清道光《泰州志》卷2:西北隅有小纪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纪,人口5200。明称小纪庄,以纪姓在此摆渡

  • 泜水

    ①即今河北隆尧县北泜河。《山海经·北三经》: 敦舆山,“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清一统志·赵州一》: 泜河 “自临城县西南发源,东南径顺德府内丘、唐山二县界,又东南径隆平县南,至任县入滏阳河

  • 渡口驿

    在今山东临清市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4临清州: 渡口驿 “其地为清河、夏津两县之交,漕舟所经,因置驿于此”。《清一统志·临清州》 作“渡河水驿”。

  • 大兴善寺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五里。始建于晋武帝时,初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 《酉阳杂俎续集》卷5:“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隋唐时为

  • 榔木岭水

    又名双溪。即今安徽祁门县东之金东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榔木岭水 “在祁门县东。源出榔木岭,至城南合大共水”。

  • 三会寨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两坪乡之三合铺。《宋史·刘廷让传》:乾德三年(965),刘光义等伐后蜀,“由归州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砦”,进取夔州。道光《夔州府志》卷31:三会寨“在县东四十里。……今为三

  • 冶坂城

    即冶坂津。一作野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于栗䃅传》:“太宗南幸盟津,谓栗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杜预造桥,余事可想。’乃编次大船,构桥于冶

  • 清河国

    东汉改清河郡置,治所在甘陵县 (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建和二年 (148) 改为甘陵国。三国魏改为清河郡。西晋复为清河国

  • 浈阳峡

    一名皋石山。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艺文类聚》 卷6引王韶之 《始兴记》: “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长二十余里。山岭纡郁,丛流曲勃。” 《水经· 溱水注》: “溱水又西南,历皋口、太尉二山之间,

  • 铁桥

    故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隅,金沙江西岸的塔城附近。《新唐书·南诏传》: “初,吐蕃与回鹘战,杀伤甚众,调南诏万人。牟寻欲袭吐蕃,阳示寡弱,以三千人行,许之。即自将数万,踵后昼夜行。大破吐蕃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