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陕州

陕州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治所在陕县(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洛宁、渑池、灵宝等市县及山西运城、平陆、芮城等市县地。十八年 (494) 废。东魏天平初复置。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陕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陕州。明属河南府。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陕州直隶州。1913年改为陕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北陕县(北周改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三门峡、陕县、洛宁、渑池、灵宝等市县及山西省平陆、芮城二县和运城市东北部地区。其后屡有废置,辖境渐小。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有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及陕县、卢氏、灵宝等县地。1913年废,改州为县。隋唐时为江淮漕米北运长安的水陆转运地。唐刺史李齐物在此开辟挽路。


猜你喜欢

  • 环翠山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明一统志》 卷88安庄卫: 环翠山 “在卫治北。林木四时苍翠”。

  • 苟公谷

    或作荀公谷,一名荀公涧。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宋书· 柳元景传》: 庞季明 “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

  • 辽阳水

    一名轑水。即今山西左权县南之清漳西源。《水经·清漳水注》:“轑水出轑阳县西北轑山,南流径轑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名八赋水,东南

  • 和桥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

  • 安静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弘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至德元年(756)改为保静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弘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至德元载(756年)

  • 杜鹃城

    在今四川郫县北隅。古蜀国望帝杜宇都城。传帝殁后魂化为杜鹃鸟,故城称杜鹃城。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5郫县:“杨雄《蜀记》云:杜宇一名杜主,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后传其位于鳖灵。”宋陈皋记云

  • 思浪州

    北宋改思浪羁縻州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附近。明分置上、下思朗州。

  • 南极县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冲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南省一岘港派仁附近。三年 (607) 属林邑郡。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或广南省一带,属冲州。旋入林邑废。

  • 铁坑山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铁坑山 “在阳春县之东。胡铨有诗”。《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铁坑山 “在县东二十里。高七十余丈,周三十里。山势盘旋,古木森蔽。产铁”。

  • 龙陂

    ①即摩陂。在今河南郏县东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233)春正月,“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改摩陂为龙陂”。②又名龙泉、龙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北纪南城西南。《水经·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