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雄县

雄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雄州为县,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雄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战国为燕易邑地。秦置易县,治今容城县与雄县交界处之古贤村,属广阳郡。三国魏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名易县,治今县北,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入鄚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归义县,治今容城县东。贞观元年(627年)省;八年复置,属幽州,后属涿州。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析南境另置归义县,并取威烈之意置雄州,治今雄县城。时南北二归义县并立,且为宋、辽分界。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南)归义县更名归信县。宣和七年(1125年)归信、归义二县均入金境,后省归义县。元归信县属保定路雄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归信县省入雄州,七年降州为县,县以州名,属保定府。清属直隶省保定府。1913年属范阳道,后改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涿县,1961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海河平原白洋淀、文安洼区,地势低洼。有大清河、新盖房分洪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红小豆、大豆。地热资源丰富。有电器、化工、造纸、印刷等工业。保津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古战道。


猜你喜欢

  • 豆沙河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

  • 清平堡

    ①明于宋清平关故址置,在今甘肃环县西北六十五里。《清一统志·庆阳府二》: 清平关 “明置清平堡,嘉靖中移庆阳中路游击驻此”。②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清一统志· 榆林府二》: 清平堡 “旧名砖营儿。明成

  • 新泉隘

    即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明嘉靖间移北团寨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连城县西南新泉镇。清同治三年(1864年),刘典镇压太平军,遣赵均进军至新泉隘,即此。

  • 断梁城

    又名断道。在今山西沁县东南四十里虒亭岭村。《水经· 浊漳水注》: 铜鞮水 “又东径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

  • 大庆关

    本名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三十里黄河西岸。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名大庆关。明时因黄河西徙,关在河东岸,故于今朝邑镇东七里另置新大庆关。1929年分朝邑、华阴二县于此置平民县。1950

  • 姜各庄

    即今河北乐亭县东四十里姜各庄镇。清光绪年间于此设千总驻守。

  • 重州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明初改为通州里。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里。属定远府。后废。

  • 阳州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公孙于齐,次于阳州”。杜注:“阳州,齐、鲁境上邑。”②东魏天平初置,治所在宜阳郡(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辖境相当今河南

  • 秋沟汛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六十里竹溪河北岸。清有把总驻防。

  • 黄泥港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黄泥港在 “县西北二十里。太湖县境之水汇流于此,合于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