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岛市

青岛市

本山东胶州湾口外之半岛。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德国侵占胶州湾,次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强行租占,辟为军港和商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又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22年我国收回。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即今山东青岛市。1930年改设青岛市,直隶行政院。1949年6月解放后,降为山东省辖市。


在山东省东南部、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畔,东南濒黄海。面积1.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348 平方千米)。人口720.7万(市辖区246.8万)。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代管即墨、平度、莱西、胶州、胶南5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市南区。青岛原系胶州湾入海口外的小岛名。《胶澳志》载:“青岛,在青岛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山崖耸秀,林木蓊蒨。”故名。后成为附近地方的总名,青岛市因此而名。青岛原系渔村,汉至北魏为不其县地,隋至清末为即墨县地。宋、元以来,渐为渔商船寄泊之所。明代辟为海口。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青岛村前建总兵衙门,遂成海防重镇,此为青岛建置的开始。光绪二十三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次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行租占,辟为军港和商港。光绪二十四年德皇威廉二世将胶澳租界地内新市区定名为青岛,青岛地名作为城区专用名词自此开始。1914年被日本侵占。1922年中国收回,改称胶澳商埠,设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5年改为胶澳商务局,属山东省。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为直辖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为省辖市。1938年又被日本侵占,1945年重新收回。1949年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和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二县划入。1961年崂山郊区改县;即墨、胶县、胶南三县析出。1978年即墨、胶县、胶南三县复划入。1983年烟台地区的莱西县和潍坊地区的平度二县划入。1987年胶县改胶州市,1988年崂山县改区,1989年即墨、平度二县改市,1990年胶南、莱西二县改市。市境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河流主要有大沽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小沽河、泽河等。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黄烟、蔬菜为主。土特产有红富士、乔纳金苹果、板栗、寒露蜜桃、葡萄、海青茶、胶州大白菜。盛产鲅鱼、带鱼、黄花鱼、梭鱼及海参、鲍鱼、对虾等海珍品。矿产丰富,有石墨、萤石、膨润土、珍珠石、大理石、花岗石等。工业主要有纺织、电子仪表、橡胶、化学、机械、冶金、建材、食品等。有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青岛啤酒厂及海信、海尔、澳柯玛、双星等大型企业。胶济铁路和济青、青黄高速公路及204、308、309国道穿越市境。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五大港口之一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高等学校。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和避暑疗养胜地,有海水浴场11处。有琅琊台风景区、崂山风景区、大泽山风景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田横岛度假村、仰口度假村等。崂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①西周国名。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又,桓公十二年 (前700),“楚伐绞,军其南门,为城下之盟而还”。后为楚所灭。②春秋时

  • 天马山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天马山“本名马头崖,巉岩突兀,如控马首于云霄,三伏常有积雪。隆庆初,蒙古土蛮入犯, 邑人多避兵于此。万历中改今名”。②又名干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

  • 岷山

    亦作㟭山。 又名汶山、 渎山、 汶阜山、 汶焦山。在今四川西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尚书· 禹贡》: “岷山导江。” 为岷江水系与嘉陵水系的发源处,高山白雪皑皑,主峰雪宝鼎海拔558

  • 阿鲁司

    即今云南凤庆县东北百七十里鲁史镇。清置阿鲁巡司,故名。彝语“阿鲁”意为小城镇。后简称鲁司。转音为鲁史。

  • 石碑镇

    北宋置,属绵竹县。在今四川绵竹县南三十里。《方舆胜览》卷54汉州:八角井“在什邡县石碑镇。相传庞真人浴丹于此。患疮者洗之立愈”。

  • 淇山

    即沮洳山。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清一统志 ·卫辉府一》: 淇山 “淇水所出”。

  • 丹溪县

    唐武德二年(628)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卷122南川县:废丹溪县“于丹溪水西置, 因以为名”。贞观十七年(643)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

  • 碧云 (雲) 峰

    在今贵州遵义市西。《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 碧云峰 “在宣慰司西。四峰并峙,一峰迥出,青碧如云”。

  • 温山镇

    北宋熙宁三年 (1070) 废温山县置,属涪陵县。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北。

  • 北东莞县

    南齐置,属东莞琅邪二郡。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或连云港市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