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穴寺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为单层九级密檐方形砖塔。金代的中佛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寺外有塔林两处,共有元、明、清各代和尚墓塔七十三座。风穴寺及塔林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千米的风穴山中。周围群山环抱,松柏苍郁,风景秀丽,辟有国家森林公园。原名香积寺,始建于北魏,隋代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现存最早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为九层密檐方形砖塔。塔刹由覆钵、相轮、宝盖及火焰组成。金代的中佛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寺院周围有元、明、清各代的和尚墓塔83座,是省内第二处较大的塔林。风穴寺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 穴 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