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飞虹桥

飞虹桥

一名鲁班桥。在今山西襄汾县西。《清一统志·平阳府一》:飞虹桥“在襄陵县西南三十里。明邢雷记:先是人皆病涉,里人侯思政建桥于故元之丙辰。悬崖巧构,栋宇凌空。正统庚申重葺,迄六十年,宏治已未春新之。《通志》,众木攒成,不见斧痕,俗呼鲁班桥”。


(1)俗称鲁班桥。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西南三十里,京师与关陕之间交通要道上。元至大年间侯思政建,悬崖巧构,栋宇凌空,俨若飞虹,故名。众木攒成,不见斧痕。(2)在今云南省禄丰县县城北门外。明天启年间当地士绅建。原为石桥。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倾圮,改建为木桥。四十六年大水冲断,重修后又坏。五十二年黑井提举沈懋价又重修。(3)在今云南省易门县县城东十五里。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建。(4)在今云南省建水县城东南。明正统年间建。原为木桥,清康熙三十七年改建为石桥。


猜你喜欢

  • 宋曹邨

    即今河北元氏县东南宋曹乡。《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宋曹村集“在元氏县东南二十里,其西有堡,周一里许,明成化中堡”。

  • 杜尔伯特中下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 开都河

    亦作海都河。在今新疆和静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及博湖县境。《清史稿·地理志》 焉耆府:“开都河源出和屯博克岭,南流,经朱勒都斯山,分二支,复合扣克讷克水,折东南,纳赛仁木诸小水,南流径城西,汇于博斯腾淖尔

  • 碣石

    ①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仙台山。《尚书·禹贡》: “夹右碣石入于河。” 秦始皇、汉武帝皆曾东巡至此登临观海。东汉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用兵乌桓过此,作 《观沧海》 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盐井涡

    在今四川屏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盐井涡 “在府北四里。其水咸卤,可以煎盐”。

  • 大柘水

    即今广东平远县南之大柘河。《清一统志·嘉应州》:大柘水“在平远县东南。源出阳洞,东流经关上,合河头溪”。

  • 平定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平定司。后改属麻哈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东南平定。属麻哈州。清因之。后废。

  • 渡船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今已堙圮。《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渡船港 “在县东南。有渡口,去县三十里。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海面不过十里”。

  • 西大通堡

    明置,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河桥镇。《皇明职方地图》卷中:“西大通守备,万历年设。”《清一统志·凉州府二》:西大通堡“在平番县西南二百二十里。……城周一里有奇,设县丞分理。又设千总”。

  • 完工

    即今内蒙古陈巴尔虎西南呼和诺尔苏木驻地完工。《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完工”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完工”,蒙古语意为“墓地”。因附近有坟墓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