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鞍镇

马鞍镇

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二里马鞍山。


(1)在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北邻杭州市萧山区。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章村,人口3000。以境内马鞍山得名。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5年改置镇。1992年新二、新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西瓜、葡萄、淡水鱼等。有纺织、印染、五金、建材、食品、皮革、化工、塑料、机械、电子等厂。杭甬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始建于春秋战国时的绍兴海塘。(2)在江西省崇仁县西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坪,人口820。传古时有一商人骑马经此暴病身亡,马鞍坠此坪上,故名。1950年属马鞍、中洲等乡,1958年合并设溪场公社。1964年改称马安公社,1984年改置马鞍乡,2001年改设镇。产甘薯、麻鸡等。有农机、电力、计量器、电器、酿造等厂。临八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汤溪塔、回澜桥和汤溪温泉。(3)在湖南省会同县境北部。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相见,人口 1400。因地处马鞍山脚得名。1979年从马鞍村迁到相见。1958年建马鞍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置镇。主产稻。为县木材重点产地之一。焦柳铁路南北向贯穿全境,设有相见站。209国道经此。1935年红军长征过此,建有红军烈士墓。(4)在四川省仪陇县中部偏北。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人口5000。清建场。因地处马鞍山麓,依山得名。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铁山、旭日二乡并入,1994年旭日乡划出。产棉花、蚕茧、油菜籽等。有农机、木材加工、编织、酿酒等厂和果园。镇西有四道隔火瓮门,将街房分成五段,存古镇风貌。为县东商业大镇。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朱德故居及纪念馆。(5)在四川省资中县东北部。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山,人口1万。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杨泗、皇觉二乡并入,2000年改建镇。有生猪、食草动物、物种水产养殖等业。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暮稜水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牤牛河。源出市东南摩琳山,西北流入拉林河。《金史·世纪》: “腊醅麻产侵掠野居女直,略来流水牧马。……世祖复伐之,腊醅等绐降,乃旅。腊醅得姑里甸兵百十有七人,据暮稜水守险。” 清称

  • 丁机宜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的直名丁宜。明张燮《东西洋考》卷4:“丁机宜,爪哇属国也。幅员最狭,酋众仅千余。柔佛黠而雄,丁机宜境相接也。”《顺风相送》“苧盘往丁机宜针”条:“(长腰屿)出猪母头用庚酉、

  • 东胜右卫

    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旧托克托县)。永乐元年(1403)移治北直隶遵化县(今河北遵化市),属后军都督府。明末废。②明永乐元年(1403)

  • 文曲集

    即曲河店。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二十八里文曲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清咸丰七年(1857)二月,“众皆感奋,期翌日复战于文曲集”。

  • 青山县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邢州。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青山村。《元和志》 卷15青山县:“县界有青山,因名。”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元

  • 蚀中

    秦岭中川谷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子午谷中。《汉书·高帝纪》: 高帝元年 (前206) 夏四月,“从杜南入蚀中”。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蚀,入汉中道川谷名。”即子午道。自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南穿秦岭

  • 宁边城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筑,在今新疆昌吉市。三十八年(1773)置昌吉县于此。

  • 马塘镇

    ①即今江苏如东县西三十里马塘镇。旧属如皋县,清时有把总驻守。②即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五十里马塘乡。清时有把总驻守。(1)在江苏省如东县中南部、如泰运河两岸。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马

  • 平卢

    唐方镇名。即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 庵上镇

    清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晋江市北庵上。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庵上村,人口6000。因山前曾有尼姑庵,故山名庵上山,村以山名。1950年为丘南县第六区。1953年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