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鬃山

马鬃山

①亦名马骁山。在今四川江津市北隔江一里。《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江阳城“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

②亦作马踪山。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河咀簿刀岭,与云门山相连。《宋史·度宗纪》:咸淳九年(1273)七月,“张钰等复马鬃山”。即此。


(1)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武胜县东北。《宋史·张珏传》:咸淳九年(1273年),刘整献计蒙古,“欲自青居进筑马鬃、虎顶二山,扼三江口以图合州”,即此。(2)今山名。在甘肃省西北端,并延伸至新疆和内蒙古境内。北宋称马骏山,清称普城山。又称甘肃北山。西北—东南走向。为断块山。山体由古老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山脊突露,排列整齐。一般海拔1500~2000米,主峰高2583米。多为低山、残丘,起伏和缓。为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高原西部的界山。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猜你喜欢

  • 和溪

    即今福建南靖县北和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砖坪县

    1913年改砖坪厅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岚皋县。1917年改名岚皋县。旧县名。1913年由砖坪厅改置,治今陕西省岚皋县驻地城关镇。1917年更名岚皋县,水边淤地称皋,县居岚河之滨,故名。

  • 袁花镇

    清置,属海宁县。即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东南二十八里袁花镇。明为袁花市。《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 “尖山” 条: “嘉靖三十年,倭据尖山,焚掠袁花市。” 即此。在浙江省海宁市东南部,东邻海盐县。面

  • 都阳土司

    明嘉靖七年 (1528)置土巡检司,属思恩军民府。治所在今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都阳镇。清属思恩府。1916年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后废。

  • 英邱都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二十里。北宋时曾为临高县治。《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

  • 丰宁县

    ①北魏正始中置,为丰宁郡治。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五十里峡口镇。隋大业二年(606)改为西乡县。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四旗厅置,属承德府。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凤山镇。1928年属热河省

  • 刘师岭

    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刘师岭在“府南百二十里。路出建昌府。鸟道嵚崎,绵亘六七里,人以为病,戏名愁思。宋上官端义募众甃路,行者便焉”。

  • 欤城

    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十四里欤城乡。为春秋时槜李四城之一。《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欤城“晋将军袁山松筑此以御孙恩,今为欤城寨”。

  • 浪噶子

    亦作朗噶孜、那噶尔孜、拉噶孜、纳噶尔宗、浪卡子宗。即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程站》: “白地至亚喜尖,或挞鲁尖,浪噶子宿,计程一百五里。”

  • 狼心山

    ①一作琅心山。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柯柯乌拉山。清乾隆 《肃州新志》 第2册: 狼心山“在州东北七百里”。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 “旗东北有狼心山,在金塔寺堡北六百里,南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