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县
本邹县,汉改邹为驺,属鲁国。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三国魏复改邹县。
古县名。驺,又作邹。本春秋邾国地。秦置县,治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因境有驺山,故名。属薛郡。汉、晋属鲁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属鲁郡。北齐废,改平阳县为邹县,即今邹城市。隋、唐属兖州,北宋属袭庆府,金、元属滕州,明、清改属兖州府。
本邹县,汉改邹为驺,属鲁国。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三国魏复改邹县。
古县名。驺,又作邹。本春秋邾国地。秦置县,治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因境有驺山,故名。属薛郡。汉、晋属鲁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属鲁郡。北齐废,改平阳县为邹县,即今邹城市。隋、唐属兖州,北宋属袭庆府,金、元属滕州,明、清改属兖州府。
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清一统志 ·大同府》: 虎峪口 “在阳高县东北二十里。东西十五步,墙高一丈”。
在今四川涪陵市。《方舆纪要》 卷69涪州: 涪陵驿 “在州治东滨江,水驿也”。
唐置,属谅州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一带。后废。
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明郭子章《黔记》卷8:火烘坡“古名和弘, 山石高峻,其气燥燠,虽隆冬登之,亦汗出浃背”。元置镇宁州治此。
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隋开皇十二年(592)废入乐城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属晋康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入乐城县。
唐武德四年 (621) 析春州置,治所在铜陵县(今广东阳春市东北)。次年废。万岁通天二年(697) 复置,长安中又废。开元十八年 (730) 复置,治所在富林县 (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天宝元年
北宋置,属梅州程乡县。在今广东梅县西北石坑镇。北宋置,属程乡县。即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坑。
即今湖北房县西北堵河东岸姚坪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房县西北有姚坪市。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房县: 姚坪市 “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0耒阳县: 城冈山 “冈峦秀拔,上有二峰相峙。又有清溪水环其北麓”。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简州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二县部分地。大业二年 (606)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简州改名,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