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冠山

高冠山

一名高观山。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为黄鹤山支阜。以山形似高冠,故名。《方舆纪要》 卷76江夏县 “黄鹤山” 条下: “高冠山在城东南。明初,太祖围武昌,城东有高冠山,俯瞰城中,伪汉兵屯戍于此。傅友德一鼓拔之,武昌遂下。”洪武初江夏侯周德兴扩建武昌府城,将此山包入城内。清末及民国在山上筑炮台,隔江与龟山炮台对峙,为捍卫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之要塞。


猜你喜欢

  • 沲水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58道州: 沲水,“ 《晏公类要》 云,源从九疑山沲洞出,自江华县女弦潭流经过营道县”。《明史·地理志》 江华县: “东有沲水,源出九疑山之石城、娥皇二

  • 牛心岭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牛心寺后。清光绪《峨眉山图说》:“广福寺一名慈云寺,乃前牛心寺别院也。寺后绿阴簇抱,蔽于天日,为牛心岭。”

  • 毗卢洞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石羊镇塔子山。由观音堂、千佛洞、幽居洞、毗卢道场四石窟组成。有五代和北宋造像四百六十五尊和历代碑刻三十二处。观音堂3米高的水月观音 (紫竹观音) 极为美丽,被誉为东方 “阿芙洛蒂”。

  • 长山岛

    在今山东长岛县。《清一统志·登州府》:长山岛“在蓬莱县北三十里。东西长三十里,若马鬣然。《县志》:凡海道至登州,不得入水城者,必于此驻泊。明时尝命军士屯田”。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北端海中。为南、北长山两岛

  • 奥龙河镇

    亦名奥龙镇。在今安徽无为县东一百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无为州: “东有奥龙河镇巡检司。” 《清一统志 · 庐州府》: 奥龙河巡司“旧在无为州东 一百二十里,后移州东九十里白茅嘴”。

  • 保康县

    明弘治十一年 (1498) 置,属郧阳府。治所在潭头坪 (今湖北保康县)。《方舆纪要》 卷79保康县: “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因以名县。”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在湖北省西北部。属

  • 南安邑

    战国时蜀国地。即今四川乐山市。《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南径南安县……县治青衣江会,衿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 秦灭蜀国后置县。

  • 斜谷道

    又作斜谷。褒斜道之斜谷段。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后汉书· 刘焉传》: 刘焉据益州,“任(张)鲁以为督义司马,分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

  • 护牙山

    一作伍牙山。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伍牙山。《元史·阿剌罕传》:至元十二年(1275),阿剌罕攻破银澍东坝(今高淳县东东坝镇),“至护牙山庆丰圬,败宋兵”,即此。古山名。又作伍牙山。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南,与

  • 瓯海道

    1913年依前温处道改置,属浙江省。治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约当今浙江仙霞岭、松阳、缙云、括苍山、温岭县一线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温处道区域置,治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