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县
隋大业七年 (611)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唐初属夷州,贞观十一年 (637)移治今凤冈县东北。永徽后废。
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属明阳郡。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移治县北。永徽后废。
隋大业七年 (611)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唐初属夷州,贞观十一年 (637)移治今凤冈县东北。永徽后废。
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属明阳郡。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移治县北。永徽后废。
①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东南三十八里勐梭乡。宋大理时名木索甸。后改勐梭。傣语 “勐” 为地方,“梭” 为美丽,意即美丽的地方。②在今越南封土。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设掌寨。
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明置巡司于此。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八尺之北,大江之西,巡司名八尺,驿又名黄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邕江南岸。以近八尺江得名。地势险要,明洪武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西北海岸,为台湾岛最北端。原为高山族平埔人 一部落居住地,土名打宾,又称小鸡笼。林兴仁 《台北县古今地名释要》(载 《台北县文献丛辑》 第1辑) 说: 富贵角乃荷兰人命名,取荷兰
即今西藏仲巴县西境之马牧木拉。《清一统志·西藏》 麻尔岳木岭: “在卓书特部落西二百八十九里,即冈底斯山向南之支干,岭南为藏之西界,岭北为阿里之东界。”
即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明史·地理志》 常熟县: “元常熟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万历末避讳曰尝熟。”
亦名荣劳洞。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八十里荣劳乡。《清史稿· 地理志》 归顺州: “西: 荣劳墟。”
西晋永嘉后侨置,属梁州。两郡同治于涪县(涪城,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合称为巴西、梓潼二郡。南朝宋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市、梓潼、安县二县及德阳、江油二市部分地。西魏废帝二年(553)遂一分为二:
又名苇泽关。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八十里与河北交界处。《元丰九城志》 卷2真定府: “建隆元年以娘子关地建承天军。” 《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苇泽关 “即唐之承天军,俗曰娘子关,以妒女祠而名”。妒女祠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二十八里下昂镇。清光绪《归安县志》卷6:“相传赵子昂曾寓其地,故名。”
①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宁州置,治所在味县 (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宜良、路南、弥勒等县以东地区。以后辖境缩小。开元五年 (717) 复为南宁州。②唐贞观九年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