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池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二十里。春秋时为卫邑。《春秋》: 僖公三十一年 (前627),“卫迁于帝丘”。即此。《左传》: 昭公十七年 (前525),辛慎曰,“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太平御览》 卷82引
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南。《左传》: 哀公七年(前488),宋围曹,“筑五邑于其郊”,“黍丘” 为其中之一。杜注: “梁国下邑县西南有黍丘亭。”
明弘治十八年 (1505) 置,属漳州卫。治所在福建诏安县治东。正德末废。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漳州卫后所置,治今福建省诏安县驻地南诏镇。属漳州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东汉末置,治所在汉昌县(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国吴废。
西汉置,属辽西郡。在今河北昌黎县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昌黎县南。属辽西郡。东汉初废。
①即今黑龙省克山县治。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克山县,位于乌尔河流域,地名原称三站。”②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三站乡。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黑龙江通河县:“县属三站,距县市二十五里,户数二百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华州 (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 南。以境内率宾水(今绥芬河) 得名。辖境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以南绥芬河下游一带。辽时治所在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
明永乐三年 (1405)置,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地区。《明太宗实录》: 永乐三年十月,“设海剌儿千户所,以来朝野人头目把秃等为千百户”。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接歙县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 四时不竭”。产龙须草,所制澄心堂纸,为文房四宝中珍品。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舆地纪胜》卷3
元世祖时所置行宫,又称只哈赤八剌哈孙(意为渔城)。在上都东南五十里(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白城子古城)。至元十三年(1276)置达鲁花赤,延祐二年(1315)改置尚供总管府,隶上都留守司。明初府废,仍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