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市镇

龙市镇

①亦作隆市镇。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龙市镇。明万历《合州志》卷8:隆市镇“在隆市里”。清光绪《合州志》卷4:隆市镇“距城九十里”。

②即今四川隆昌县西龙市镇。清乾隆《隆昌县志》卷4:龙市镇场在“县西三十五里”。


(1)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西部、龙江中游。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人口1万。南宋建炎年间建村,因龙江得名,称龙头。后传说:龙首伏于村北岩石上,又称为砻头。元代渐成集市,称砻头市,简作砻市。1934年宁冈县治迁此后,演称龙市。1950年属砻市镇和庄前乡,1958年设龙市公社,1984年改设镇。2000年划为井冈山市建制。产稻、油茶等。有农机、汽车修理、陶瓷、木竹加工、食品、花炮等厂。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在此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现有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会师纪念馆、会师纪念碑等。319国道在此与宁炎公路相交。(2)在重庆合川市东北部、渠江右岸。面积77.3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场,人口 3410。场内有三口水井(俗称龙泉),清水常溢,顺水相连,宛若游龙,形成市场,故名。明洪武为隆市里的隆市镇。清乾隆末归明月里;光绪改为龙市镇,为龙涞镇辖镇;宣统为龙涞镇治所,属西里。1938年分龙市镇增置佛门乡;次年佛门乡、龙市镇组建佛龙镇。1941年裁佛龙镇,复原建制,龙市镇改称乡。1949年底区设此,1952年析乡街道增置龙市镇。1958年镇、乡组建龙市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龙市、佛门、孙家三乡建立龙市镇,次年佛门乡划出。2001年佛门乡又并入。产稻、小麦、玉米和花生、柑橘,为全市水稻、水鸭产区和蚕桑基地之一,毛烟著称。有造纸、酿造、粮油等厂。合肖干线经此,北接龙孙、龙佛、孙丁公路,南连龙涞支线,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明代巴岩寺摩崖造像等。(3)在四川省隆昌县西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人口 2900。明代中叶建场,镇以驻地名,因周围山峦似五龙聚会,故名。1949年为东岳乡,1958年改龙市公社,1983年置龙市镇。1992年廖家、福庆二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花生、蚕茧、生猪等。矿产有煤、水泥矿石等。有酿酒、兽药、采煤、纸箱等业。为农贸集市。有公路通金鹅镇。为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诞生地。


猜你喜欢

  • 乐都水

    一作洛都水。即今青海东部湟水。《元和志》卷39湟水县: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 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 罗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万安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1: 罗江县 “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纹”,故名。乾元初属绵州。清

  • 泞泉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泞泉 “在府城北三十里。溉田万余亩”。

  • 午门

    今北京故宫正门。明、清紫禁城正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城门高8米,下有高大砖石墩台通高37.95米,向左右伸展,建殿阁五座,称五凤楼。主楼面宽九间,重檐庑殿顶。左

  • 陵口

    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北金家庄港口。《晋书·苏峻传》: 东晋咸和三年 (328),“峻自率 (祖)涣、(许) 柳众万人,乘风济自横江,次于陵口”。《资治通鉴》 晋咸和三年 (328) 胡三省注: “陵口当

  • 平羌站

    元置,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明改置平羌驿。《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凌云驿”条下:“州北四十里有平羌水驿,即故平羌县,皆大江所经也。”

  • 幕府山

    亦作莫府山,又名石灰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幕府山” 云: “晋琅邪王初过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其上,因以为名。” 山有五峰相接。三国时已有 “莫府山”之名。《宋书

  • 定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镇海区。领所五: 即舟山中中千户所、舟山中左千户所、 穿山后千户所、 霩��守御千户所、 大嵩守御千户所。清废。明洪武二十

  • 独峭山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独峭山 “孑然孤峭,卓异群峰”。

  • 岭卫山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岭卫山 “在归顺州西一百五十里荣劳洞地。高耸延亘,拦隔交趾,为一州捍卫,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