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郑地。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前566),“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即此。《谷梁传》作“”。
古邑名。又作。春秋郑邑。确址未详,一说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前566年):“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即此。
春秋郑地。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前566),“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即此。《谷梁传》作“”。
古邑名。又作。春秋郑邑。确址未详,一说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前566年):“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即此。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北。《晋书·李流载记》:西晋太安间,益州刺史罗尚杀李特,“流与兄子荡、雄收余众,还赤祖,流保东营,荡、雄保北营”。即此。在今四川省绵竹市东北。西晋太安二年(303年),益州刺史罗尚袭斩
即明代整董。今云南孟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街。清雍正七年 (1729) 设土把总驻守。
在今福建龙海市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九龙岭“在府南三十里。两山夹峙, 中萦石磴,凡十余里,路通潮州。岭下有木绵庵。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山势陡险,径路幽曲。清乾隆末苗民吴八月于此起义。
南宋绍兴中置,在今甘肃西和县南百里。《宋史·吴曦传》: 南宋开禧二年 (1206),吴曦叛,“金人犯西和,王喜、鲁翼拒之。战方急,曦传令退保黑谷,军遂溃”。即此。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峭岐镇。清道光《江阴县志》卷2:“萧岐镇十一保,县东南二十里。”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江阴县东南有“北萧岐镇”。
①亦作清溪。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即三国吴赤乌四年 (241) 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之东渠。发源于今南京市钟山西南,北通玄武湖,以泄湖水,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南入秦淮河,长十余里,为六朝京都漕运要道。因逶迤九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寰宇记》卷170峰州嘉宁县有伞圆山。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伞圆山“山形如伞”。《方舆纪要》卷112嘉兴州:伞圆山“在州东。高峻雄伟。永乐初,王师克多邦城,贼奔溃,追至伞圆山,
一名周党畈店。即今河南罗山县南周党镇。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周党镇,南八十里。”在河南省罗山县东南部。面积12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党畈村,人口 7270。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