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散

中散

官名。①北魏初期置。为内廷官,直宿禁中,隶属幢将,无员限,无具体职掌,在皇帝左右参预机密,经常奉使出巡州镇,考察地方官政绩。皇帝出征时随从左右,管理御用兵器。兼用文武,亦任用以医、卜等专门技能侍奉皇帝者。中期以后,分设主文中散、奏事中散、侍御中散等。如长期派驻在某一机构,则冠其名,如秘书中散、外都曹奏事中散等。或作为起家官。设中散庶长,位在其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② 中散大夫省称。


官名,为中散大夫的简称。西汉末年王莽置,东汉沿置,无固定人数,多时三十人,秩六百石;无固定职事,掌顾问应对。三国时嵇康曾任此职,故称嵇中散。颜延年《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其后,魏、晋、宋、齐、梁、陈、北魏皆沿置。唐、宋为正五品上文散官,金为从四品上内侍官,元为正二品内侍散官。见《通典·职官十六·文散官·中散大夫》、《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二》、《宋书·百官上·中散大夫》、《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光禄卿》、《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金史·百官一》、《元史·百官七·内侍散官》。

猜你喜欢

  • 差委

    ①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方法之一。由皇帝钦派称差,由各衙门堂官及各省督抚等所派称委。凡学政等限年期满更换之差,均请旨简派,各衙门所属无额缺官员,均由本堂官派委。② “差委侍卫章京”之简称。

  • 地方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惩戒机关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隶于司法院。分设于各省,掌理各省荐任职以下公务员的惩戒事务。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高等法院院长兼任;委员七至九人,由司法院在高等法院庭长及推事中选任三至五人,其余员额从省

  • 司马师

    官名。周朝诸侯行大射礼时司仪官员,位次于司马正。《仪礼·大射》: “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

  • 县令史

    县吏员名。秦及汉初置。《睡虎地秦墓竹简·大事记》记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喜为安陆令史;次年为鄢令史。秦代有不少由令史参与的治狱案例,如“争牛”、“告臣”、“告子”、。贼死”、

  • 廪牺署丞

    官名。即廪牺丞。

  • 助军左校尉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初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赵融任之,统于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官名,东汉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为近卫军将官,掌领军队宿卫。《后汉书·孝灵帝纪》:“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

  • 检正诸房公事

    见“检正官”。官名。宋置,见“检正官”。

  • 庶蠹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庶蠹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百尹

    周朝称各官府的正长。《尚书·周书·顾命》:乃同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 官吏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侍御者称小臣。秦以后也沿用作为官吏、百姓对皇帝的自称或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1、君主属下的官叫“臣”。2、臣对君的自称;百姓对皇帝的自称。3、大臣。4、官吏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