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主客司

主客司

官署名。隋初置,为尚书省礼部四司之一,设侍郎二员为长官,文帝开皇六年(586) 又置员外郎一员贰之; 炀帝时改名司蕃。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旧,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为长贰,职掌前朝二王后裔入朝之接待及生活用品之供应,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使节接待给赐之事,颁发诸蕃国封爵授官之命。五代因之。北宋初礼部诸务归太常礼仪院,本司无职掌,郎中、员外郎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恢复职事,诸少数民族、外国宾客入朝,由其确定接待规格,至则图其衣冠,书其山川风俗,有封爵礼命,则承诏颁付; 掌嵩、庆、懿陵祭享,崇义公承袭之事。下设四案。哲宗元祐(1086—1094) 初兼领膳部事,绍圣(1094—1098)初与膳部互置郎官兼领,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并郎曹,遂改由礼部郎官兼领其职。明初置为礼部四属部之一,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主客清吏司”。清沿明制未改。参见“主客清吏司”。


官署名。唐代礼部设主客司,掌诸藩朝见及二王后代子孙等事。其官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其后历代多相沿,至清末废。见《新唐书·百官一·礼部》、《文献通考·职官六·礼部尚书》。

猜你喜欢

  • 掌出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主管财政支出的事务。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出上士,正三命;掌出中士,正二命。相当于《周礼》天官职岁之职。

  • 剖符

    原指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后泛指任命外官。《战国策·秦》: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晋书·陈训传》: 周亢“剖符近郡”,为义兴太守。

  • 翰林兼国史院

    官署名。元中统初,世祖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未立官署。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始置翰林学士院。四年(公元1267年),改为翰林兼国史院。二十年(公元1283年)与集贤院合并,称翰林国史集贤院;二十二

  • 勋二府

    官署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五府之一,置中郎将一员、左右郎将各一员,兵曹参军一员、校尉五员; 每校尉领旅帅二员,每旅帅领队正二十员、副队正二十员。掌领近卫卫士勋卫之属宿卫,号称内仗,极受亲信。

  • 检校司徒

    官名。宋设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 绰尔齐衙门

    见“绰尔齐巴”。

  • 云和署

    官署名。秩从五品,隶礼部仪凤司,设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1275),掌乐工调音律等务。置署令、丞、管勾各二员。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七品,后升为从五品。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翻)之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

  •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

    官名。参见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 乐府游徼

    官名,西汉置,属乐府。掌纠察缉捕。《汉书·张延寿传》:“又以县官事怨乐府游徼莽,而使大奴骏等四十余人群党盛兵弩,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

  • 智威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陈置为五威将军之一,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南朝梁以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等属于加官、散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