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卫

侍卫

官名。① 清朝负责宫廷宿卫及扈从皇帝之官员。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才武出众者充任。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者,则入上三旗“行走”。以领侍卫内大臣等统领。共分四等。顺治元年 (1644) 定各等员额; 一等侍卫,正三品,六十人,每旗各二十人; 二等侍卫,正四品,一百五十人,每旗各五十人; 三等侍卫,正五品,二百七十人,每旗各九十人; 蓝翎侍卫,分五品、六品两种,共九十人,每旗各三十人。以上共计五百七十人。其中隶上驷院二十一人,尚虞备用处三十六人,善扑营、什榜处无定额。另有宗室侍卫,亦分四等; 一等九人,每旗各三人; 二等十八人,每旗各六人;三等六十三人,每旗各二十一人;四等无定额。汉侍卫,分一、二、三等及蓝翎侍卫,俱无定额。诸侍卫中,以御前侍卫为最高,乾清门侍卫次之。均由皇帝特简。掌日常侍直,稽察出入,并负责引导奏事官及引见官员。遇皇帝出巡,则随扈保驾。② 太平天国天王宫内给事官,为天王侍从而供特差者。永安建制始仿古制而设,分日干、节气、月建、和御林等,唯系衔、名号为新创。日干侍卫分十二名号,曰伸后、大冲、天罡、河魁、从魁、登明、胜光、太乙、大吉、小吉、传送、功曹,正、副各一人,共二十四人,以伸后侍卫为首,职同检点。日干侍卫为天王亲信近臣,临时由天王派任特差,常出任督战官。节气侍卫以二十四节气为名号,正、副各一人,共四十八人,如立春正侍卫、立夏副侍卫等。职同指挥。


1、泛指侍从护卫官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官署名。宋置侍卫司,为皇帝禁卫军官署。

3、官名。清朝置御前侍卫,掌侍卫皇帝,属侍卫处。分四等:一等侍卫正三品,六十人;二等侍卫正四品,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正五品,二百七十人;四等侍卫无限额。见《清史稿·职官四·侍卫处》。太平天国官名,有日千侍卫、节气侍卫、月令侍卫。见《天命诏旨书》、《贼情汇纂·卷三》。

猜你喜欢

  • 集曹史

    官名,汉置,为郡国佐吏,为集曹副长官,掌佐集曹掾上计和收录所属县的上计簿,兼掌粮谷输纳。参看“集曹”、“集簿”、“集曹掾”条。

  • 扁长

    官名。春秋战国楚置。乡属扁一级行政机构的长官。《鹘冠子·王铁》: “四里为扁,扁为之长”,“扁长退修其里”,“扁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乡师,谓之乱扁,其罪扁长而贰其家”。

  • 掌船局

    官署名。隋朝都水台置,掌舟楫,以都尉领其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都水台为监,掌船局为舟楫署。

  • 华妃

    官名。唐玄宗开元(713—741)中所置内宫三妃之一,正一品,与惠妃、丽妃掌佐皇后论妇礼,同领后宫众务。女官名,唐玄宗开元置,为内宫三妃之一,位在惠妃、丽妃之下,六仪之上,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同领

  • 有室

    卿大夫代称。《尚书·周书·立政》:“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孔安国传:“惟有夏禹之时,乃有卿大夫室家之强”。

  • 二十四军马牧

    官署合称。隋朝陇右牧所属军马署,每牧置仪同及尉、大都督、帅都督等员。

  • 副宰

    女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尚书内省官制,置内宰二人,副宰四人。总率其属以行内治,并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

  • 启心郎

    官名。清入关前六部中所设之职官。后金天聪五年 (1631) 始置。每部一人,以汉员为之,以沟通满、汉语言隔阂。崇德三年 (1638),每部增至三人,满一人,汉二人。顺治九年 (1652) 定为三品。十

  • 军械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置,以局长为主官,局内分设枪炮、材具二科。北洋政府时期改称“军械司”,参见该条。

  • 行大司马事

    代行大司马之职。《后汉书·光武帝纪》:“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大司马掌军事。参看“大司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