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城门校尉

城门校尉

官名。西汉武帝征和二年 (前91) 始置,秩二千石。掌京城长安诸城门警卫,领城门屯兵,属官有司马一员及十二城门候。职显任重,每以重臣监领。王莽居摄时,更名为城门将军,诸城门各置校尉,始建国元年 (后9) 又置中城将军主十二城门。东汉复旧名,秩比二千石。当时洛阳十二城门,惟北宫门属卫尉,其余十一门各设门候,隶城门校尉。位在北军五校尉之上,多以外戚重臣领之。三国沿置。魏四品,属官有司马一员,十二城门候、候副。西晋沿置。东晋、南朝罢。十六国后秦仍置。北朝魏、齐皆置,职权渐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593) 定为三品下,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置二员,为城门寺长官,四品上,隶卫尉寺。掌宫殿、城门并诸仓库门禁管钥,别有卫士署掌京城及诸门士兵。北周改置城门中士,掌京城十二门禁令,隶司门下大夫。隋朝复置,员二人,为城门局长官,初隶门下省,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减一员,改隶殿内省,降为正五品,后又改名城门郎,复隶门下省。


官名,汉置,西汉掌京师城门屯兵及开闭;东汉掌京都洛阳十二城门屯卫兵,俸比二千石。属官有司马、城门候等。其后魏、晋、北魏、北齐沿置,隋朝废。见《后汉书·百官志四·城门校尉》、《通典·职官·诸校尉》。

猜你喜欢

  • 押运参政

    官名。明制以布政使司参政掌押运漕粮进京之事,称押运参政,见《明史·食货志三》。

  • 礼宾副使

    官名。五代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初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

  • 卿大夫

    ①卿与大夫爵名合称。周朝及春秋战国时天子和诸侯所封。《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徐彦疏:“卿、大夫者,皆是爵号,但大同小异而已。若总而言之,皆曰‘卿大夫’; 若别而异之,乃贵者曰卿,贱者曰大夫耳。”详“卿”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

  • 都统军使

    官名,辽代“北面边防官”中,有些路设此官,掌管该军之政令,其官署为都统军使司。见《辽史·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官名。辽置, 见“诸统军使司”。

  • 法司令史

    吏名。宋朝谏院置。

  • 左右翼屯田万户府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始置左右翼屯田万户府二,分掌斡端、别失八里回还汉军及大名、卫辉新附军并迤东回军屯田。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隶詹事院,并入卫率府。旋复改隶枢密院。定置两府达鲁

  • 知南院大王事

    官名,辽朝置。辽朝官府,分北院和南院,各置大王一人,称北院大王(或北大王)和南院大王(或称南大王),南院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主理民。知南院大王事为南院大王之佐官,佐南院大王掌部族军民之政,主理民。北

  • 提法使

    官名。清末地方最高司法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置于东三省。宣统二年(1910),各省均由提刑按察使改置。每省一人,正三品、简任。掌承法部及本省督抚之命,管理本省司法行政事务并监督各级审判厅、

  • 陆军监狱

    监狱名。北洋政府始置,设于北京及各地,依照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三月二十四日公布的《陆军监狱官制》和《陆军监狱官任用条例》的规定,属于中央的监狱由陆军总长管辖,属于地方的监狱,由所属长官管辖。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