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天王府

天王府

太平天国的元首府。太平天国前期以天王为国家元首,以军师执掌政务,实行军师负责制。天王府仅仅是元首府,不是国家政务中心。故天王府的官员多为天王的侍卫、仪制和服侍饮食起居之宫。其编制如下:侍臣,主服侍天王生活起居,由童子充任,共四十八人。左右史,掌记天王言行,共四人。掌朝议,掌议定礼乐,共二人。通赞,掌朝会时传达天王言语,共八人。引赞,掌朝会赞礼,共八人。掌朝门,左右各二,共四人。月将侍卫,分伸后、大吉、功曹、太冲、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诸侍卫,各有正副,共二十四人。节气侍卫,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如立春侍卫、雨水侍卫等,又各分正副,共四十二人。典天舆长,主管天王乘舆,正副各一,共二人。朝内典官,掌典领各务: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典天乐三百人,典天锣四十八人,典天袍三十人,典天炮三十人,典天更六人,司天水六人,典天厨二人,典天鱼一人,典天柴二人。天王府属官总计一千六百七十三人。东王杨秀清死后,天王曾自任军师,后来又在天王府设立六部处理政务,天王府始为国家政务中心。天王府的六部称为朝内六部,为了与前期东、北、翼三王府的六部尚书有所区别,朝内六部的主官不称尚书而只称官。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定名,各分正、又正、副、又副,共二十四人,均加殿前二字,如殿前吏部正天官、殿前户部副地官等。

猜你喜欢

  • 押运参政

    官名。明制以布政使司参政掌押运漕粮进京之事,称押运参政,见《明史·食货志三》。

  • 察战

    官名。三国吴置。为皇帝身边的亲信,多被派出执行使命。官名。三国时孙吴设此官,负责监视吏民。《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是岁使察战到交阯调孔爵、大豬。”裴松之注:“察战,吴官名号,今扬州有察战

  • 宗师上士

    即“小宗师上士”。

  • 东市狱

    诏狱名。西汉武帝时置,属京兆尹,而以京兆尹的属官长安市令及丞主管之。东汉废。

  •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管市场的官吏。《管子·小匡》: “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管子集校》引王引之说: “‘乡’亦官名,与族、虞、衡同例。”政区名。(1)西周和春秋时期设于国中的四

  • 校考

    官吏考课方式之一。唐代考课之制分为司考与校考。司考为初考,由诸司长官进行,考定后送尚书省总考,皇帝并派使臣以检核之,称为校考。校考的标准,流内官与流外官各不相同。流内官叙以四善,辅以二十七最。其考核等

  • 算斡鲁朵

    即“弘义宫”。

  • 大理寺评事

    官名。隋炀帝始置,员额四十八人,唐十二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覆。其属官有评事史。宋初大理寺正、丞、评事都有定员,分掌断狱,后去正、丞、评事之名。统谓之详断官。明制左右寺评事各四人,掌刑

  • 司州刺史

    官名。北魏置。治洛阳。北魏孝文帝太和 (477—499) 中,拟迁都洛阳,故特崇其位,在诸州刺史上,属官有功曹、都官、主簿、司事、从事、录事及诸曹掾史。太和十七年定为从二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司

  • 金天氏

    少皞的另一称号,见“少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