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卫将军

左卫将军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司马昭卒,司马炎即晋王位,分中卫将军为左、右卫将军,以羊琇任此。掌佽飞虎贲及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属下还有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命中虎贲等五部督,负责宫禁宿卫。西晋初,属中军将军,后属领军将军(中领军)。为禁卫军主要统帅之一,权任很重,多由皇帝亲信之人担任。员一人,四品。与领军、护军、右卫、骁骑、游击等六将军合称为六军。十六国前秦、后燕、南燕亦置。南朝宋四品。南齐高帝建元二年(480)诏,二卫将军每晚留一人宿直宫中。南朝后期,此职亦统兵出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二班,陈三品、秩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三品,孝明帝正光元年(520)改为员二人。北齐时为左卫府长官,员一人,三品。掌左厢,与右卫将军共主朱华阁以外禁卫事务,各有武卫将军二员以协助其理事。隋初,为“十二卫”中的左卫副长官,员二人,从三品,协助左卫大将军掌官掖禁御,督摄仗卫。炀帝大业(605—618)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此职改为左翊卫将军。唐复置,仍为左卫副长官,从三品。佐左卫大将军统领宫廷禁卫之法令,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非上日,以其一人押仗,若阙,则以中郎将代之,掌贰上将军事。宋朝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或为武官责降散官。北宋前期为三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降为从四品。辽朝沿置,属南面官,无实职,为加官。位右卫上将军下。


将军名,三国魏时司马炎分中卫将军为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属下有佽飞虎贲及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等官,掌宫禁宿卫。晋朝沿置,为禁卫军统帅之一,员一人,四品。其后十六国前秦、后燕、南燕也置,南朝北朝皆沿置。隋朝为左卫副长官,员二人,从三品。唐沿置,仍为左卫副长官,佐左卫大将军掌宫廷禁卫和诸曹务。宋朝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事,多以宗室任之,或为武臣赠典。辽沿置,属南面官,无实职,为加官。见《晋书·职官志》、《隋书·百官志》、《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等。

猜你喜欢

  • 左司武上大夫

    参见“司武上大夫”。

  • 衙门

    官署,旧称官署为衙门,也写作“牙门”。《北齐书·宋世良传》:“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

  • 堂占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即选人事先占射政事堂所掌握差遣窠阙。神宗时罢。宋代官员注授差遣方式之一。即由选人事先占射归政事堂拟注的差遣窠阙。

  • 人

    官名。即渔人,周设此官,掌捕鱼、供鱼、征鱼税及有关政令。《周礼·天官·人》:“人掌以时为梁,春献王鲔,辨鱼物为鲜薧。以共王膳羞。凡祭祀、宾客、丧纪,共其鱼之鲜薧。凡者,掌其政令。凡征入于玉府。

  • 总制使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置,以参知政事兼任,掌提领措置财用,创收总制钱。其官署为总制使司,或称总制司。六年罢。官名。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奏请令州军再增收头

  • 七品武土官

    武职土官名。清制,贵州省置四人:镇远府属三人,石阡府属一人。

  • 盛京礼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朝祭之事。顺治十五年 (1658) 设。置侍郎一人,掌部务,堂主事一人,掌档案文移; 读祝官八人、赞礼郎十六人,掌祭祀礼仪; 笔帖式十人、掌翻译缮写。分设左、右二司,左

  • 典鱼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鱼中士佐官,正一命。

  • 总统府副官长

    为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 内阁

    官署名。三国魏曾为秘书署别称。明朝置为综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和丞相后,六部分任庶务,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政务繁剧,仿宋制设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备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