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相

左相

官名。相传商汤、周成王皆置左、右相。春秋齐景公置为次相,辅佐国政。《史记·齐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周赧王六年(前309),秦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相,甘茂为左相。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 (385) 亦置,为首相。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门下省为东台,侍中为左相。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仆射为文昌左相。玄宗天宝元年 (742) 至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改侍中为左相。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简称左、右相。明洪武三年 (1370) 于诸王府各设一人,正二品,多由勋臣充任,与右相共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其事,而总其庶务。


官名。春秋战国时薛、齐、秦等置。《左传·定公元年》:“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此左相为百官长,为国中央级的执政官。《史记·齐太公世家》:“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左相也是百官长,执国家大政。秦国甘茂曾任左相。《新唐书·玄宗纪》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此左相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专判省事。南宋孝宗年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简称左右相。明洪武三年,于各王府置左右相,共掌王府政令。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宋史·职官一·宰相》。

猜你喜欢

  • 光禄寺黄册房

    光禄寺内部机构名。清置,有满汉署正共二人,笔帖式二人(均由堂官在各署司员中酌派),经承二人,每月将四署及银库支销钱物汇造黄册,移送典簿厅,按月奏销。

  • 左钦察卫

    大都督府所属京城侍卫军组织。其建置沿革及品秩同右卫。设达鲁花赤一人,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佥事、经历、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令史七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镇抚二人。所辖有行军千户所十翼,守城千户

  • 司经局

    官署名。隋始置,唐因之,属詹事府;掌经籍图书。其官有洗马二人,从五品,掌经籍和出入侍从;文学三人,正六品下,分知经籍,侍奉文章。另外还有校书、正字等官。见《新唐书·百官四·司经局》、《唐六典·司经局》

  • 解盐场管勾

    官名。元置,正九品,员额一人,属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掌管解盐场之事。副职为同管勾,从九品,员额一人。

  • 太乐令

    官名。又作大乐令。秦朝奉常属官之一。西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隶太常,掌大祭祀及大飨时之乐舞。哀帝时罢乐府,其所领一部分器乐、歌舞演员亦归太乐。东汉沿置一员,秩六百石。明帝永平三年 (后60)

  • 鸿胪少卿

    官名。北齐始置,为鸿胪寺次官,四品上。历朝沿置,亦称鸿胪寺少卿。隋初置一员,四品上,炀帝增为二员,从四品。唐朝从四品上。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同文少卿、司宾少卿,寻各复旧。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不

  • 度支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 始置,为民部度支司次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承务郎。唐朝复名员外郎,员一人,从六品上,隶户部(度支、司元)。高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度员外郎,寻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

  • 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

    “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八月二十一日行政院令公布的《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剿匪总司令部得斟酌需要,报请行政院核准设置政务委员会。政

  • 乌思藏宣慰司

    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能书

    流外官名。唐于门下省与中书省在主事之下各置能书一人,主书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