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长史

左长史

官名。① 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置左、右。秩千石。②十六国的政权机构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总执朝政,位冠僚首,实为国务长官之任,位在右长史上。③明朝王府长史司长官设左、右长史。参见“长史”。


官名。1、东汉置。东汉末年曹操为丞相时分置左、右长史,总掌相府各曹。其后,魏晋南北朝相国府、丞相府皆置;尽管司徒(相国、丞相)或置或省,而左、右长史皆置,统领诸曹。见《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上》、《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中》。

2、十六国时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位居群官之首,实为国务长官。

3、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左右长史,掌王府之政令,总领王府事务。《明史·职官四·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五品……长史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

猜你喜欢

  • 大督

    大都督的省称。东汉末年,董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后汉书·董卓传》:“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注:“《九州春秋》曰: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三国志·吴书

  • 乡君额驸

    见“额驸”。

  • 小典祀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司次官,佐典祀中大夫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其下设小典祀上士。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典祀司长官,称典祀下大夫。宣帝即位后

  • 宣慰司

    即“宣慰使司”。官署名。元置,掌军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宣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上报省。边境有军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只为元帅府。见《元史·百官七·宣慰司》。

  • 第二不领人庶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 赐死

    官员惩罚方式之一。汉制,凡诏丞相诣廷尉诏狱,不论有罪与否,受诏后即须自裁。有时皇帝虽不明令处死,只遣尚书令赐酒十石,牛一头,受赐的丞相便须自杀。其后历代凡大臣有罪,为顾全其体面,往往赐死,令其自杀。如

  • 尚药局都监

    官名。金置,为尚药局的属官。见“尚药局”。

  • 官司

    ① 执掌、主管。《申簋铭》: “更乃祖考匹大祝,官司半人众九戏祝。”② 指百官。《左传 ·定公四年》: “官司彝器。”杜预注: “官司,百官也。”③职守。《左传·隐公五年》: “官司之守。”1、百官。

  • 敌烈皮室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敌烈部人组成之皮室军。设详稳等职。

  • 法部

    官署名。清末中央司法行政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刑部设。掌全国司法行政,办理朝审、秋审事宜,复核大理院死刑案件,监督京外各法司。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