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
内官名。皇帝嫔妃。西汉元帝始置,位视宰相,仅次皇后,爵比诸侯王。东汉唯皇后行册封礼时权置。东汉末曹操置为内官第二等,三国魏沿置,位淑媛下,爵比县侯。十六国后赵置一人,位比上公;北燕、后燕亦置。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又置,明帝泰始三年(467)列为九嫔; 梁、陈复置为九嫔之一。唐朝置为九嫔之首,一人,正二品。宋朝为内命妇之一,位婉仪、婉容下,昭容、昭媛上,正二品。金朝亦为九嫔之首,正二品。明朝间置,永乐(1403—1424)中李氏曾为之,嘉靖(1522—1566)后定九嫔,遂罢此号。
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西汉元帝始置。《汉书·外戚传》:“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东汉省,三国魏置,位在王后、夫人之下。《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倢伃,有容华,有美人。文帝增贵嫔、淑嫒、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除顺成官。太和中始復命夫人,登其位于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同,爵比诸侯王;淑嫒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其后,历代多沿置。北魏有左右昭仪,见《魏书·皇后列传》;唐朝昭仪为九嫔之一,正二品,见《旧唐书·后妃传》;明朝也置昭仪,见《明会要·帝系·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