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朝内正职官

朝内正职官

官类名。太平天国前期自诸王、国宗、侯、丞相、检点、指挥至将军,均为朝中正职官。他们没有具体的职守,平时在朝内处理政务,受命出征时则外出统率军队,是文武不分的。官与爵也不甚区分,如六官丞相即未明定职守,而丞相可以升侯,侯可以升王,王、侯是爵位,其由丞相改王侯者,却仍可居原职;封王受爵的,不再授别的官职,而居朝则理政务,出天京则统军民。后期以王、天将、掌率、统管、尽管、朝将、神将、神使、朝内六部官、主将、佐将以及义、安、福、燕、豫、侯六爵为朝内正职官。其中王与六爵为爵位,天将、掌率、朝将、神将、主将、佐将成为新设的官阶。参见“正职官”。

猜你喜欢

  • 陆军次长

    官名。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陆军部的副长官。见“陆军部”。

  • 右武威

    官署名。即右骁卫,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右骁卫。

  • 郡尹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改郡太守曰郡大尹,郡尹即郡大尹,职如太守,掌治其郡。见《汉书·王莽传》。

  • 寺主

    僧官名。各佛教寺院皆置,主持寺务。与上坐、都维那合称寺院三纲。东汉时白马寺以知事主寺务,东晋以后始称寺主。北魏僧令曾为嵩高闲居寺主。宋朝徽宗政和三年 (1113) 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庵主等,后遂以

  • 近官

    泛指在朝廷任职的大臣。《国语·晋语四》:“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寔掌近官。”韦昭注:“十一族,晋之旧姓,近官朝廷者。”泛指经常接近帝王的官员。《后汉书·杨震传》:“公府外职,而

  • 东省

    ①东晋南朝“散骑(集书)省”别称。②唐朝“门下省”别称。南齐对于集书省的别称。详见“西省”。

  • 八旗副都统

    武官名。清置,初称梅勒额真,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梅勒额真的汉文名为副都统,为八旗都统衙门的副长官。参见“梅勒额真”。

  • 榷算司

    官署名。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关税、商务、租界、行船、华洋借款、财币、邮政、本部经费、出使经费各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官署名。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置

  • 安戎护军

    官名。高昌国武官。

  • 司香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所属之员役。分掌内廷祭祀祝祷、供香之事。顺治元年(1644)定设三十人,内司香长六人,以府属佐领、管领下妇人充任。月有银、米之赏。初隶钟鼓司,十三年改隶礼仪监,十七年改隶礼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