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水衡都尉

水衡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始置,秩二千石。初欲以主盐铁收入,因杨可告缗后上林苑保管财物众多,乃令主上林。凡上林诸机构、库藏,离宫禁苑农田水池禽兽及供宗庙用牲,均归其职掌。元鼎四年悉禁郡国铸钱,专令其属官上林三官铸钱。与少府并为皇帝私府,同掌帝室财政。原属少府的帝室收入大部分转归水衡掌管。官职亲近,甚受皇帝重视。有丞五员,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辨铜令、丞及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甘泉上林都水等长、丞。成帝建始二年(前31)省技巧、六厩官。新莽改名“予虞”。东汉省,其财政职掌归大司农,上林苑职掌并入少府。每年立秋躯刘之日暂置,以他官代摄,事讫即罢。三国魏复置 (或说有前后左右中五人),职掌与汉不同,主管全国水军舟船器械,六品。别有都水使者、河堤谒者管理陂池灌溉河渠。西晋初省并入都水台。惠帝元康(291—299)中复分置,六品,多以都水使者兼领。南朝省。宋孝武帝一度省都水官,改置水衡令,旋罢,复置都水官。《南齐书·明帝纪》又谓: “并诏水衡量省御乘。”未知其详。北魏初与都水使者、河堤谒者并置,职掌不详,从五品中。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以后罢。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都水监为水衡监,改都水使者为水衡都尉,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都水使者。参见“都水使者”。


官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俸比二千石,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等长丞。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东汉省之,并其职于少府。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内阁汉本房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又称汉本房或翻译房。掌收发通本,按定限照题本“贴黄”(提要)翻成满文,交满本房缮写,接原本之后;凡上谕、碑文、册宝、祝版等应译为满文者由本房翻译,交满本房缮写。设侍读学士四人,满、汉

  • 试俸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凡任京官郎中以下,小京官以上之职,外官道府以下,佐杂等官以上之职者,均需试俸二年、三年、五年,方能升转。康熙中定捐纳官试俸之制,乾隆中定满、汉捐纳及议叙升补等官

  • 忠胜将军

    参见“十忠将军”。官名。将军名号,梁设此将军。见《隋书·百官上》。

  • 盐监

    官名,汉置,掌盐池的盐务和盐税。《后汉书·孝灵帝纪》:“遣守宫令之盐监,穿渠为民兴利。”注:“今蒲州安邑县西南有盐池监也。”

  • 衡官长丞

    官名。汉初少府所属有衡官长及丞,古代山林之官称为衡,衡官当是掌山林所出税收之官。武帝时设水衡都尉,分管了少府收入方面的大部分职权,衡官长丞也改属水衡都尉。

  • 徳和大夫

    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五品下,称徳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左螭

    起居郎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卫《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并为修注”。

  • 轻车将军

    官名。西汉置,武帝任太仆公孙贺为之,统兵出征。东汉末一度地位较高,在九卿及卫将军之上。三国魏后地位稍降,为将军名号。魏、晋、南朝宋皆为五品(一说魏为三品)。十六国前梁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 讶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四方诸侯狱讼,兼掌迎送宾客。《周礼·秋官》:“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凡四方之有治于士者造焉。四方有

  • 两浙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明初设置,掌两浙盐政。下辖四分司: 嘉兴、松江、宁绍、温台。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及经历司经历、知事、各盐课司、盐仓、批验所大使、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