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资政院

资政院

官署名。清末中央咨议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布增设,次年设总裁筹办。宣统二年(1910)正式成立。掌议决国家预决算、税法、公债、法律(宪法除外),并其他奉旨交议事件。宣统三年九月,短时代行议会职权。初定置总裁、副总裁各二人,实仅总裁二人、并增协理四人、帮办三人。后改为总裁、副总裁各一人。议员二百人,钦选、互选各半,任期三年。分常年会与临时会。常年会每年一次,会期三个月;临时会无定次,遇有紧急事件,由特旨召集。下设秘书厅,置秘书长一人,秘书官十二人。清亡遂废。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设,掌集议全国政事、以取决公论。其官有总裁、副总裁各一人,下有秘书厅秘书长一人,一二三等秘书官各四人,下有皇帝选定各方面的议员一百人,各省谘议局民选议员六人。凡岁出岁入、法典朝章、公债税率等,均经议员议决,会国务大臣上奏取裁。见《清史稿·职官六·资政院》。

猜你喜欢

  • 少妃

    诸侯的妾。《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向欲娶子申公巫臣氏……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

  • 多罗几昂邦

    即“多尔机昂邦”。

  • 军训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训练总监部改设,属军事委员会。设部长一人, 上将级; 次长二人, 中将级;部内组织及其职掌如下:部长办公室,办理不属于各监处的事务,设主任一人, 少将级。下设部附(少将或上校

  • 集贤殿修撰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馆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置,为正六品贴职。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为右文殿修撰。

  • 河吞大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城守尉”。

  • 理检使

    官名。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始置,以御史中丞兼任,掌检院、鼓院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宋置,见“登闻检院”。

  • 八关都尉

    洛阳周围的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 旋门、 孟津、 小平津诸关都尉的合称。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二月,爆发黄巾起义,三月,灵帝于上述八关置都尉,以加强京城洛阳的防卫。详见“八关都尉官”。

  • 京畿都漕运使

    官名。明设此官,掌京畿漕运事务。明初,太祖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正四品;还有知事、提控案牍、监运等官。见《明史·职官二·总督漕运……》,参看“漕台”条。

  • 内给事

    官名。北魏置,侍从禁闱,任用士人。《魏书·杨播传》: 杨椿“以端慎小心,专司医药,迁内给事,与兄播并侍禁闱。”隋朝为宦官,于内侍省置四员,从五品下;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承直。唐高祖武德四年(6

  • 司固中土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司固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