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峰山花儿会

五峰山花儿会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县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于五峰山(在今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垣,因山峰形似五指,故名)举行。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优美。每逢节日,山上山下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或观赏游览,或赛歌比舞。台上唱“花儿”纵情高歌,台下歌手集体对歌,此伏彼起。对歌双方各有歌手四、五人,由思路敏捷、擅于组词并声音嘹亮的歌手领唱,其余歌手按照各自的音域分为头腔、二腔、三腔,尾声则齐唱,相互配合得十分协调。今花儿会同时也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盛会。

猜你喜欢

  • 做水鬼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 爪阿不厥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经辽之世,共置下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爪阿不厥真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

  • 兴和周报

    绥远官方刊物。由社会教育厅负责编辑。1932年冬在兴和创刊。报导新闻和传达政令。1936年10月改组,中共北方局派刘澜涛(化名刘振汉)出任社长兼编辑。从此成为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及抗日救国思想的革命刊物

  • 莎拉齐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

  • 七金山

    契丹时期山名。属中京道。为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九头山,蒙古语称和尔博勒津。原为奚地,后入契丹,成为契丹皇帝游猎频幸之所。辽圣宗※耶律隆绪时,尝至是山※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之滨,南望云气,有楼阁状,

  • 百越

    亦作百粤。其名始见于战国晚期《吕氏春秋·恃君篇》。古代南方越人一种泛称或总称。以支系繁多,故名。包括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山越等,“各有种姓”。其分布甚广。据《汉书·地理志》

  • 桑松郭母

    藏语音译,意为“三两银元”。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1913年梅吉、罗堆、多带3造币厂统一合并为扎什造币厂。1933年由该厂铸造。正面中央铸一雄狮,背面为面值、发行年代。正反面共有7个吉祥结图案,较以

  • 带雹

    拉祜语音译,意为“一筒”。解放前云南澜沧县拉祜族地区一种量器。相当于汉族的2升。5筒为1斗,1斗约为6.5公斤。

  • 雅哈河卫

    见“呕罕河卫”(1067页)。

  • 白部鲜卑

    鲜卑之一支。又作“百部”。因居白山而得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鲜卑有白部。后汉时鲜卑居白山者,最为强盛,后因曰白部。”驻牧于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东北。因白为素色,又号素和部。与铁弗匈奴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