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传大召

传大召

藏语称“门拉莫钦波”,清译“摩罗木”或“默朗穆”,意为“大愿法会”。通称“传大召”。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于藏历正月,在拉萨大昭寺倡办了一次讲论佛经、发愿祈祷的宗教法会(即传召)。宗喀巴涅槃后,中断19年,二世达赖根敦嘉措时始恢复,以后每年举行,成为惯例。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届时,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康区各地僧众齐集大召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至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开始在法会中以辩论佛经的形式,从三大寺僧徒中选取头等格西。法会期间,由哲蚌寺铁棒喇嘛接管拉萨市政的封建特权,维持拉萨市区秩序。与此同时,二月亦举行法会,规模较小,藏语称“聪确”,意为“奉献会”,为别于“传大召”,通称“传小召”。法会最初旨在祈祷一年吉祥,后成为宣扬宗教乃致寺院以其特权借机索取民财。民主改革后,僧众仍参加此活动。

猜你喜欢

  • 地龙

    明代今云南祥云一带民族地区一种水利工程。此地素称干旱,人们挖了许多地下蓄水池,俗称鱼鳞坑,以积雨水,用渠道联结起来,故称。平时不易蒸发,以备旱时灌溉田地。

  • 壮文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 乌什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乌什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乌什。三十年(1765),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来驻,改称乌什参赞大臣。五十二年(1787)复旧制。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4员、

  • 萧孝先

    ?—1037辽后族。字延宁,小字海里。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辽圣宗时入仕。统和十八年(1000),任祗候郎君,尚圣宗第四女、南阳公主崔八,拜驸马都尉。开泰五年(1016),为国舅

  • 龙云

    1884—1962彝族民主革命者。字志舟。彝姓纳吉。祖籍四川金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后迁云南昭通县(今云南昭通市)定居。1911年参加“保路同志军”,10月,在四川宜宾加入援川滇军。1912年

  • 阿耆尼

    见“焉耆”(2022页)。

  • 丕勒杰

    见“巴拉吉尔”(414页)。

  • 谢尔巴

    即“夏尔巴人”(1850页)。

  • 磕长头

    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的活动之一。虔信喇嘛教(藏传佛教)之善男信女,为表示对佛的诚敬之心,每天早晚要对当地“神山”、或心意中的圣地磕长头各一次,每次各磕100个,称“日课”。其式:双手合十,当顶、当面、当

  • 勐捧土便委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明洪武至永乐间(1368—1424),宣慰使司刀暹答曾命奢陇法食邑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宣慰使刀更孟以勐捧为其子刀霸供之食邑。十九年(1421),析车里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