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傲兰诺尔

傲兰诺尔

湖泊名。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部的草原,为锡林河的发源地。是12个大小湖泊的总称,其中7个较大,每个水面约五、六亩大,小者有5个,水面约一、二亩大。湖间相隔一、二里不等,小者水最深可达15米。四周为沼泽地,湖中产鲫鱼、鲤鱼、鲢子鱼等。整个湖区水草丰美,自古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牧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金朝筑“金边堡”,是辟第三个湖中心穿过,现仍有遗迹。金至元时,湖区为蒙古弘吉剌部游牧地。察哈尔部林丹汗率兵征科尔沁部,曾经此地。据说还建有林丹汗的陵墓。

猜你喜欢

  • 西州回鹘

    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迁回鹘之一支。亦称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其辖境东达哈密,西至库车,南抵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哈喇和卓)。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后改称亦都

  • 脱因

    ①元代汉语白话。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佛教僧人的称谓。一说“脱因”一词系为汉语“道人”的蒙古语译称。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脱因”,义译为“和尚”、“和上”。 ②即“托音”(750页)。

  • 种马场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东约9公里种马场附近,海拔1790米,南北长2公里,东西约1公里。现存墓葬约15座。俱三、五成组的土墩墓。大型墓5座,高约4米,直径30余米。中型2座,高约1米,直径约15米

  • 北面朝官

    契丹王朝官署类称。《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北面朝官指掌管契丹军民事

  • 姜行本纪功碑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 爱和卫

    见“爱河卫”(1898页)。

  • 兀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拉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兀兰等处女真首领乞剌尼、纽邻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亦儿古里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约在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城)附近。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翁金河。东至图鲁根山,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伊克布拉克,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南至博尔查克,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乌拉克图,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 瓦寺土司差役碑

    记载羌族地区土司制度的碑刻。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二十四日,四川茂州直隶州汶川县(今四川汶川县)正堂奉上司批准同瓦寺土司十八寨及县绅士保甲公立。该碑详定瓦寺各项差役条规事项,具体规定各塘土兵每年应

  • 老布僧确泊勒

    清代蒙医学家。19世纪达来王旗人。以藏文著《蒙医药选编》(藏文名《扎兑宁诺尔》),以“扎兑”著称于世。全书121章,共464页,以临证各科为主,论及蒙医基础理论、药物、术疗等内容。以专章论述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