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兰州西关清真寺

兰州西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址在甘肃省兰州外城西关内。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雍正七年(1729)重修。寺分三部分:即外院及水房、内院大殿、左北跨院讲经堂等。砖照壁及砖砌的三座门,使外院显得坚实雄壮。砖砌大照壁,是最大的照壁之一,乃伊斯兰教建筑中难得之精品。其特点是:使用了蓝色的琉璃瓦作枋框,同时在花枋、须弥座以及斗拱屋檐上,都用砖雕成精美的花纺。充分表现了回族建筑艺术之特点。它还将礼拜殿的卷棚变成了穿廊及邦克楼(又称宣礼楼),楼为六角形,高四层,玲珑华丽,登斯楼,可远眺兰州全貌。此法国内仅杭州凤凰寺、武昌清真寺用过。完整的工字式平面布置,国内仅此一寺。大殿使用单檐歇山带斗拱,间架及举折又很高大。进深5间14檩,用“减柱移柱”、“彻上露明造”的做法。大殿内部砖墙面上用石灰海漫,在重要地方用阿拉伯经文装饰,墙脚有砖雕。后窑殿外周围不用廊柱,内部装板上,全有彩画,殿内两侧使用隔门落地槛窗,为我国古代建筑中较少见。

猜你喜欢

  • 漫水宣抚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代置,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清初,以安抚使向国泰归附,令世袭原职。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辖地并入来凤县。

  • 速古儿赤

    元朝蒙古官名。又译“速古而赤”、“舒库尔齐”。掌服御事者。《元史·兵志》:“掌内府尚供衣服者,曰速古儿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置奉御24员,其中

  • 左能寨长官司

    明代哈尼族土司。隶临安府思陀长官司。今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因其地有左能山,故名。明洪武(1368—1398)中,哈尼人吴蚌颇率众开辟荒地,众推为长,后调御安南有功,以所开辟地为一甸,授副长官司

  • 纳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新河卫,并说清代拉新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

  • 兀林答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林答、乌陵,《高丽史》作乌临大。来源于部名。居孩懒水(亦作海罗依河,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一说海罗依河为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之伏尔基河)、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等地。金朝建立

  • 和阗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县所在地。辖于阗(今新疆于田)、洛甫2县。管领村庄129处及5驿站。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人口7.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

  • 鹘谋琶

    1051—1122金初将领。术吉水斜卯部人。女真族。斜卯氏。金吾卫上将军阿鹘土之子。金穆宗盈歌时,归附完颜部。奉命与活里疃合军攻降诸部,遂领其众。后从完颜撒改破坞塔城,以功屡受穆宗赞赏。从破高丽戍兵,

  • 花煎游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三月条载:“采杜鹃花,拌糯米粉作团糕,以香油煮之,名曰花煎”。所谓“花煎游”,是指妇女们于夏历三月三日做“花煎

  • 汛塘制

    清代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一种具有军屯性质的兵戍制度。在云南全省分设汛、塘、关、哨、卡于险要山区,招募士兵戍守,驻防垦荒。仅在丽江县即设有18汛、71塘、25哨;中甸、维西两厅共设8汛、66塘。汛塘驻兵多半

  • 杨公满

    ?—1572明代广西府江壮、瑶人民起义首领。隆庆年间(1567—1572),府江两岸壮、瑶百姓不堪忍受官府压榨,怨声鼎沸。与杨钱甫等号召群众武装起义,先后攻陷荔浦的坊郭、平乐的乐山、峰门、南源等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