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三院

内三院

官署名。清初所设辅佐帝王治理政务的中枢机关。天聪十年(1636)三月,清太宗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掌记注帝王起居、诏令、编纂史书;内秘书院,掌撰与外国往来文札,掌录各衙门奏疏,撰拟敕书;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于皇子。崇德元年(1636),各设大学士、学士,分掌院事。顺治二年(1645),增设翰林院以附。十五年(1658)七月,仿明制改为内阁,大学士改称殿阁大学士。十八年(1661)六月,鳌拜等四辅臣以清世祖福临遗诏为由,裁内阁、翰林院,恢复内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清圣祖玄烨再度改为内阁,复设翰林院。

猜你喜欢

  • 弗朵河卫

    见“弗朵秃河卫”(670页)、“弗朵脱河卫”(670页)、“弗秃都河卫”(670页)。

  • 马彪

    ?—1784清朝将领。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省)人(一说为固原人)。回族,乾隆五年(1740),由行伍拔把总。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752—1757)累升至千总。后随军西征蒙古准噶尔部,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叛乱

  •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

  • 锄骨里

    ①见“锄勃德”(2234页)。 ②见“楚里”(2348页)。

  • 隘勇线

    日本侵占台湾时对高山族人民设置的封锁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台湾后,遭到高山族人民顽强的反抗,侵略者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进行野蛮的军事镇压,迫使高山族人民退入深山,并沿山设置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封锁线,

  • 雄谿

    藏语音译。意“官府庄园”。包括由原西藏地方政府各机关直接派人经管、收入用于行政开支的庄园和作为薪俸划给※噶伦、※代本、※宗本等现职官员的庄园,后者按规定去职后仍由原西藏地方政府收回。参见“谿卡”(25

  • 盏达副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地置。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时干崖宣抚司刀怕便为宣抚,朝京师,赐名思忠,以其子刀思效为副宣抚,居盏达。虽为干崖宣抚司之贰,然自相承代。明末,

  • 密鲁扒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中基督教会的会长。司掌教会中的一切事务。为专业神职人员,依靠教徒奉献的“上帝粮”(圣粮)为生。基督教于1913年传入滇西北怒江傈僳族地区,在当地分设教区,建立教堂,发展教徒。旧时怒江

  • 鲁凯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1万多(1975年)。分布从卑南主山的南部到大武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环绕浊口溪、隘寮溪及大南溪上游山地,分属今屏东县的三地、雾台,高雄县的多纳及台东县的卑南、大南诸乡。据

  • 詹沂

    明朝大臣、文学家。字浴之、号鲁泉。安徽宣城(今宣城县)人。回族。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新建县(今属江西南昌市)知县,有惠政,升给事中。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调任山东副使,后裁归故里。旋复被起用为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