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蠡升

刘蠡升

?—535

北魏起义首领。又写作刘䗍升。族属稽胡(又作步落稽、山胡)。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十二月,举兵反魏,据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自称天子,改元神嘉,置百官。活动于汾州(今山西汾阳县)、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地区。次年五月,遭北魏都督宗正珍孙袭击。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丞相高欢伪与之约和,许以女妻其太子,乘其失备,于三月引兵袭击,蠡升为属下北部王所杀。子南海王继立,不久复兵败,与弟西海王及诸王、后妃、公卿400余人及部众2万(一作5万)被俘,起义失败。北齐鼓吹二十四曲之第五曲《灭山胡》述其事。

猜你喜欢

  • 些地

    明代西藏卓尼杨土司之始祖。又称协地或姜太。藏族。吐蕃赤祖德赞时驻卓尼税务官噶·伊西达尔吉后裔。属噶氏,意为欢喜。明永乐(1403-1424)时,率部自上下作盖迁居卓尼(属洮州厅),卓尼寺(即禅定寺)住

  • 琐非速檀

    ※叶尔羌汗国官员。初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总督。※拉失德汗第四子。1570年受兄※阿不都·哈林汗之命,与马黑麻速檀等进攻吐鲁番,俘马速速檀还,※东察合台汗国亡。在吐鲁番时,曾向明朝遣使进贡。

  • 寿之

    见“耶律伯坚”(1313页)。

  • 嘎久祥

    吐蕃嘎氏、久氏、祥氏三译师的统称。系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著名译师※嘎哇贝孜、※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三人。为吐蕃“九大译师”中之“三少译师”(《德乌佛教史》所记三少译师之名与此

  • 伊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依郭州,领县不详(史只载东平府辖5州共18县)。州治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有在该省依兰县附近等说(详“东平府”)。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似被辽太祖迁至今辽宁新民县至开

  • 答里台

    蒙古乞颜部贵族。又译答力台、答里真。孛儿只斤氏。把儿坛之幼子,※成吉思汗之叔。以幼子承父业,主灶,故又称“答里台斡赤斤”,“斡赤斤”意为“灶君”。原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处。南宋乾道六年(1

  • 府江纪事

    明朝镇压府江两岸瑶壮农民起义纪事。1篇。明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汉族)撰。作于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作者为广西兵备佥事任内。内容记府江(即漓江从桂林到平乐的一段)两岸瑶、壮民族

  • 康待宾

    ?—721唐代昭武九姓胡人。其先人于贞观(627—649)时随突厥降户入居六胡州,隶兰池都督府。开元九年(721)四月,苦于唐朝重赋,起兵反抗,据长泉县,攻占六胡州,拥众7万,自称叶护,联合夏州之党项

  • 阿列蒙清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珞巴语音译, “阿列”意为“好”,“蒙清”意为“一般的”、“中等的”,即“中层阶级”、“中等富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

  • 倭赤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治下。又作乌赤。清《西域同文志》:乌什即乌赤,义为“山石突出”,因城在山上故名。即今新疆乌什县。原居民大多在1720年从吐鲁番迁来,故又称乌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