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千叟宴

千叟宴

清帝于庆日、节日举行的敬老宴会。康熙五十二年(1713)春,以圣祖玄烨六旬“万寿”为由,于畅春园宴各省现任、致仕的汉大臣、官员及士庶之年近古稀以上者,年在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以上者1846人,计4240人。越三日,继宴八旗满、蒙、汉军官兵人等,如例,年在90岁以上者7人,其余分别为192、1394、1012、共2605人,亦于畅春园。此外,又宴八旗老妇于皇太后宫。六十一年(1722)元旦,先宴八旗内60岁以上文武官员人等,后宴65岁以上文武汉员人等,皆于乾清宫。命与宴诸臣赋诗纪盛,并命画师为图。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皇太后七旬寿典,宴“三班九老”(即在朝文、武及致仕的大员,每班9人)于香山,合其年龄为2103岁,平均年龄为77.8岁,以绘《香山九老图》。五十年(1785)逢大庆典,依康熙例宴三千叟于乾清宫,命内务府备办800席。嘉庆元年(1796)正月,依前所定,宴3千叟于皇极殿,赋诗3千余首。是谓千叟宴。

猜你喜欢

  • 札由瓦万户

    见“恰域万户”(1725页)。

  • 派巴颜

    参见“巴颜”(407页)。

  • 燕齐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农奴。又译颜齐、彦齐、烟齐等。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充当跟随、仆役等。不纳赋税。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规定了各级伯克的品级,并按品级高低额定其役使燕齐的户数。最高的三品阿奇木伯克为10

  • 猷特哩卫

    见“友帖卫”(196页)。

  • 内属旗

    即清代中央部院直辖旗。参见“游牧八旗”(2286页)。

  • 亦思马勒

    见“亦思马因”(873页)。

  • 钞本

    发行钞币的本金。历代有之,元沿之。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初所印通行交钞,以丝为本,银50两易丝钞1000两,诸物之值,并从丝例。是年十月,改行中统元宝交钞,以银为本。两贯同白银1两。户部发给

  • 阿台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

  • 管宁

    见“萧惠”(1991页)。

  • 把莫

    旧时门巴族本教女巫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门巴族部分地区。多由久病痊愈者拜师学成。传说为“坎主”神的化身。一说平时忌肉类食物。作法时在神龛上供酒肉、酥油和粮食。于五指各拴一根彩线,根据线断或燃烧得是否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