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期历史、神武王阁罗凤的征战业绩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和不得已反唐附吐蕃的原因与经过等。亦记有南诏疆域、军政措施、经济状况、与邻族关系、同东南亚国家的交通等。碑阴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军将等职衔和姓名。是研究南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史料价值甚高,有多处可纠正《旧唐书》、《新唐书》、《云南志》诸书之误,补其不足。碑文收入明万历《云南通志》卷10。此碑久沉埋土中,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经王昶访获,嘉庆三年(1798),就地建亭保护。道光《云南通志》复著录。现剥蚀残缺特甚,存于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太和村(又名草帽街)西山脚下,系“南中第一大碑”,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猜你喜欢

  • 多囊木冬

    藏语音译,意“炊烟”、“冒烟”。①旧时西藏农村对※堆穷的另一种称呼。 ②旧时西藏各地领主或※头人视其需要向当地所有能冒炊烟的居民平均摊派的一种差役名。

  • 萧韩家奴

    ①(975—1046)辽中期学者。字休坚。契丹族。涅剌部人。为中书令萧安抟之孙。史载其幼好学,少时读书南山,博览经史,通习契丹、汉两种文字。为人正直,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奴为高价出手,闻之曰:“利已误

  • 红军右江独立师

    参见“红廿一师” (944页)。

  • 斯古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转山”。旧时青海土族民间祈求丰收的群众性活动。每年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择吉日举行。届时由庙管、青苗头率领一个或几个村的男子和未婚姑娘抬着神像,背上经卷为前导,组成108人的队伍,排成

  • 郎君行记残石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刻石。石刻上圆下方,现仅存右上角,不及全碑四分之一。所刻内容与唐乾陵无字碑上所刻《※郎君行记》相同,额题残存“大金皇弟都统经略”8字,大都磨平,仅“大”、“都”2字隐约可辨。碑文

  • 脱脱禾孙

    蒙古语,意为“查验者”、“检查官”。蒙古驿站官名。又译“脱脱火孙”、“脱脱和孙”。元代驿站除设驿令、驿丞、提领外,于“郡邑之都会,道路之冲要,则设脱脱禾孙之官,以检使客,防奸非。”(《经世大典·序录·

  • 金台石

    见“锦台什”(2366页)。

  • 和宁

    见“哈剌和林”(1639页)。

  • 茂明安部

    蒙古部名。又作毛明安。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游牧于呼伦贝尔,均号阿噜蒙古。其孙车根始称所部为茂明安。后金天聪七年(1633),率众千户归附后金,康熙三年

  • 木册长官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建于元代,称木册安抚司(治今湖北宣恩县西南)。元末明玉珍改称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废。永乐四年(1406),以土官田谷佐招收流散土民,复设长官司,以谷佐充长官,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