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卜六阿歹

卜六阿歹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亦作阿歹·卜六。养罕王(一说又称小列秃王)之子。有的汉文史籍也称其为小列秃王。出身于绰罗斯家族。驻牧哈密北把思阔(巴里坤)之地。弘治八年(1495)七月,父死后,袭太师位。十一月,遣弟卜六赛罕王至甘肃巡抚许进营,商议联兵击吐鲁番事宜。与其堂祖(一说为叔)孛罗罕断土鲁番东援驻哈密守将牙兰之道,使牙兰孤立无援,弃城而遁,明军得以收复哈密。继率兵败土鲁番头领克克可失于也先帖木儿之地。正德十二年(1517),因土鲁番攻肃州,应甘肃守臣陈九畴之约,率众袭破土鲁番三城,杀掳万计,以功受明廷赏赐。次年,贡驼马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因屡遭土鲁番袭击,兵败,并受喀尔喀逼迫,陷于困境,向明廷请求迁往莽来川(今青海贵德西南),与驻牧其地的另一瓦剌首领奄克同住,明廷疑其有诈,不许入关。一说其即是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剌祖翁郭楚,或谓其父布拉台吉。

猜你喜欢

  • 西陲总统事略

    书名。初称《伊犁总统事略》。原为汪廷楷辑编,后经祁韵士改订,嘉庆十三年(1808)由伊犁将军松筠审定。全书12卷。一卷叙清廷统一天山南北及伊犁设防兴屯经过。二卷为天山南北路图说。三卷叙南北路境域、山水

  • 帕提沙布伯克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

  • 索尼

    ①藏语音译,意为“管家”。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为土司办事的人。每村两人。由差巴(支差者)公推、土司认定。专门负责管理土司所有的差房,向差巴催缴实物贡赋,为土司出巡准备帐篷、炊具等。无报酬,不享有任何

  • 丁子良

    1870—1935近代新闻家、中医学家。字国瑞,号竹园。北京人。回族。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京到津,在“正兴德茶庄”司帐;常在《直报》、《中外实报》、《大公报》、《爱国正

  • 赶夜光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夜光”为鬼名,始载于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元日条:“俗说鬼名夜光”。相传于夏历正月初一降于人间,逐个试穿每个小孩的鞋,足样合适则穿去

  • 伏藏

    藏语称“朵儿”,意“埋藏地下之物”,实指埋藏于地下的经书。古代藏族僧人有将重要佛典和著作埋于地下、岩洞、古寺殿堂或梁柱下之俗,待多年后取出,公诸于世,视为珍宝。藏传佛教称之为“伏藏”。在藏族本教中亦有

  • 乞伏益州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宗亲。受封秦州牧。西秦太初七年(394),以前军将军职领兵救援前秦苻登,拒击后秦姚兴,不久,苻登兵败被杀,遂引兵还。同年,受命

  • 游方

    苗族婚俗。旧称摇马郎。不同地区名称各异,有会姑娘、跳月、跳场、跳花、坐月、坐寨等称。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自由选择佳偶的社交活动。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最初尚存有野合或提供宿寨房等遗风。近代多在节日、农闲

  • 李陵台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南接察罕脑儿站,北接桓州站。距上都约100余里。来往官员、使臣必在此过夜。元人黄溍

  • 突厥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始见于8世纪突厥文碑铭。初译为“匐”。元时译为别、伯、卑、毕,清时译为伯克、白克。新疆建省前,地方政府仍保留此种官称,自阿奇木伯克及其副职伊沙噶伯克以下,约有职司、名目不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