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卫拉特

卫拉特

蒙古族一支,漠西蒙古诸部总称。蒙古族o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刺、外剌、外剌歹,明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特等。汉语“亲近”之意,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一说意为“林木中百姓”。元、明、清以来,随着各部势力的消长,先后以※辉特、※绰罗斯、※和硕特等为核心,吸收其他部落,组成联盟,对蒙古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其联盟由毗邻、亲近部落组成,故称为卫拉特联盟。或说因联盟中处于魁首之部落称额鲁特(厄鲁特,Ogeled,高大、壮大),故清代文献中常以额鲁特统称卫拉特诸部,国外学者则往往沿袭突厥语族习惯,称之为卡尔梅克。参见“斡亦剌”(2425页)、“瓦剌”(287页)、“厄鲁特”(196页)。

猜你喜欢

  • 膳牌

    参见“绿头牌”(2146页)。

  • 策凌

    ①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车凌、车棱。绰罗斯氏。※达赖台什曾孙乌尔衮之子。初隶准噶尔部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父率众侵扰喀尔喀。因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兵败,浪迹于巴颜乌兰等地。后受喀尔喀

  • 板闷竜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各勐负责管理水利灌溉系统的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组织人员兴修沟渠和分水灌田。傣族地区各级封建领主为确保各种贡纳和实物地租的征收,对农田水利特别重视,宣慰使司署(西双版纳地区最高

  • 海站

    元代驿站的一种。或称海中水站。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海站为水站之一种。至元二十六年(1289),采纳沿海镇守官蔡泽谏,以泉州至杭州陆路甚远,外国进贡方物劳民负荷,驿马多死,特从泉州至杭州设海站15所,每

  • 里布加布

    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习惯法。彝语又称“尔德杰威”,意为规矩、道理。用以处理一切社会问题,人人必须遵守先例,遇事援引、参照以前执行的习惯办法,彝称“跟路路”。但历代也有一定的改进与灵活变通。主要内容包括几个

  • 平播始末

    书名。明代郭子章撰。2卷。作者曾任贵州巡抚,参与征剿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全书记载明万历(1573—1620)年间杨应龙作乱情况、及征剿经过等。包括地方奏章、明廷谕旨、有关文牍、军事部署、交战情况、善

  • 蒙古骑兵独立旅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所辖的一支武装。1945年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建立,国民党傅作义部队中的三支蒙古武装,不满国民党的民族歧视政策,弃暗投明,经过整编,改为骑兵独立旅,由李森任旅长,寒峰任政治

  • 壹万福

    渤海王国大臣。文王大钦茂时为青授大夫。唐大历六年(日本宝龟二年,771),被遣为聘日使,率200余人乘船17艘访日。六月,抵出羽登陆。十二月,率40余人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次年正月,日廷以国书“顿

  • 普兰迦尔宾行纪

    书名。一译《蒙古人的历史》。13世纪时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普兰·迦尔宾(P1ano Carpini,约1183—1252,意大利人)著。1卷。1245年,作者奉命携教皇英诺森四世致蒙古大汗信东行,次年四

  • 三伏节

    见“辖里尀”(2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