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指重建的东突厥汗国。唐永淳元年(682),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之疏属阿史那※骨咄禄集突厥旧部入总材山,据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自称颉跌利施可汗,累年扰唐,并东击契丹、鞑靼,北征九姓铁勒。集众5000余,于垂拱(685—688)年间建牙郁都斤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又在黑沙城建南牙,重建汗庭,为东突厥中兴,学者们亦称之为突厥第二汗国,或后汗国。天授二年(691),骨础禄病卒,其弟※默啜可汗(691—716)及后继※毗伽可汗(716—734)在位时为汗国兴盛时期。开元二十二年(734),毗伽可汗被毒害,汗族内讧。拔悉密、回纥、葛逻禄诸部乘机独立,于天宝元年(742)联兵攻杀后突厥汗※骨咄禄叶护,推拔悉密首领为颉跌施可汗。唐支持拔悉密等3部联兵攻※乌苏米施可汗。三年(744),乌苏米施可汗死于兵乱,突厥残部拥其弟为※白眉可汗。次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攻杀白眉可汗,后突厥汗国亡。突厥各部大多归附回纥,一部分南迁灵武(今宁夏灵武县)、丰州(今内蒙古临河县);另一部分迁中亚,后世在阿富汗建哥疾宁王朝,在中亚建塞尔柱克突厥王朝及乌斯曼突厥王朝。

附:后突厥可汗世系

猜你喜欢

  • 皮筏子

    亦称筏子,古称革船。黄河中、上游一带回、东乡、保安、撒拉、汉等民族传统水上运载工具,以兰州一带为最多。由来已久。据《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遣兵乘“革船”南下水。《旧唐书

  • 迈来迪

    元明宗和世㻋妃。哈剌鲁氏。※阿儿思兰汗后裔,帖木迭儿之女。仁宗延祐三年(1316),周王和世㻋举兵失败,西行,过其地,纳为妃。七年(1320),生子妥懽贴睦尔(顺帝)。顺帝

  • 壮歌

    壮族传统民歌。亦称俍歌、浪花歌。流行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以即兴创作、边编边唱为主。其中《叙事歌》、《叙史歌》、《民间故事歌》多有传统歌本,为汉字记音的手抄本。即兴创作以情歌为最著名。有五言四

  • 飞歌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

  • 阿喇布珠尔

    ?—1716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驻居于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台吉※纳扎尔玛穆特之子。清康熙年间,率所属赴西藏礼佛,四十三年(1704),返归,时逢阿玉奇汗因向准噶尔部索要被扣留之散扎布属部未果

  • 应墨客

    布朗语音译,意为“男到女家过婚姻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前,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中流行的从妻居婚姻习俗。青年男女举行“节”礼(成年礼)后,经过恋爱订婚,男青年就可与未婚妻同居,布朗语称“都尔苦戛”。有

  • 山哈

    畲族自称之一。又称“三哈”、“山达”、“山客”。畲族“哈”、“达”为“客”之意。今闽东、浙南畲族地区普遍使用,流传口头,于史无载。他们自认是从外地迁来此地,或从山上迁居平原的客人,故称。一说“三哈”即

  • 普宁和

    元末明初云南阿迷州土官。彝族。又作和宁。元末承袭阿迷州万户府土官。明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贡。十七年,予诰敕冠带,实授阿迷州(治今云南开远县)土官知州。

  • 铁背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汉籍又作铁拜台吉、黑台吉,蒙文史籍称土伯特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三子,莫伦哈屯生。青年时夭亡,其母欲以100童子、100驼崽为之殉葬,引起各阶层民众激烈反抗而中止。卒后

  • 古鲁浑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尔珲山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阿剌山等4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波谢特湾、图们江北乌尔珲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