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

1635—1723

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一代活佛。法名札那巴札尔(亦译乍那巴乍尔,意为智慧金刚)、罗布藏旺布札勒三(一作罗布藏丹毕扎拉钦),尊称温都尔格根(至上光明者)、博克多格根(圣光明者)。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六世。孛儿只斤氏。喀尔喀蒙古第一代土谢图汗※衮布多尔济次子,※察珲多尔济弟。在车臣汗硕垒鼓动下,捐身佛门。清崇德三年(1638),从札木巴利特(一译驾母巴林)诺们汗喇嘛受格宁戒,在家修行。翌年,从旺西布鲁勒呼喇嘛受拉布琼戒,出家为僧,在席勒图诺尔寺院坐床,获“善智释迦幢”称号。顺治七年(1650),至西藏札什伦布寺晋谒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受沙弥戒。又至布达拉拜谒第五世达赖喇嘛,潜心修法,被宣称为第十五先世迈达哩胡土克图(达拉那达)的转世,获“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意为尊者·正士·转世活佛)法号。从此,哲布尊丹巴系由萨迦派(花教)改宗格鲁派(黄教)。八年,奉格鲁派两位大师法旨,携传法喇嘛和50余名工匠返喀尔喀,筹建寺院,传播黄教。十二年(1655),遣使至北京,向顺治帝敬献佛像。同年,再次入藏晋见达赖和班禅,修习秘法。翌年,返喀尔喀。十六年(1659),举行“白池讲经”大法会,将黄教弘播喀尔喀全土。从西藏迎请全部《甘珠尔经》并组织抄写两部。康熙十四年(1675),遣使至莫斯科,抗议沙俄侵略军掠夺喀尔喀的领地和属民。二十年(1681),遣使向康熙帝敬献佛像3尊。二十五年(1686),奉康熙专旨,协同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和达赖喇嘛的代表噶尔旦西勒图调解喀尔喀左右翼之间的纠纷。二十七年(1688),因准噶尔部领主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率3万兵侵入喀尔喀,诸部抵抗失利,遂毅然决定“全部内徙,投诚大(清)皇帝”,拒绝投降沙俄,受到清廷妥善保护及内蒙古各族热情接待。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进见康熙帝,被封为大喇嘛,委以喀尔喀宗教事务管理大权,位列喀尔喀百官有司首班。此后数年,随康熙帝冬寓北京,夏居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三十五年(1696),至热河祝贺康熙在昭莫多(今乌兰巴托东南)大败噶尔丹凯旋。三十七年,陪同康熙至北京旃檀寺礼佛,又随驾五台山。三十八年,兄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去世,返漠北做法事。四十年(1701),重修被噶尔丹焚毁的额尔德尼昭(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附近)。五十年(1711),在库伦(今乌兰巴托)修建1所活动大寺院,以来往各地传教。五十七年(1718),奉旨多次致书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劝其勿袭扰藏民。六十一年(1722),以88岁高龄从漠北赶赴北京,吊唁康熙逝世。雍正元年(1723),在北京黄寺圆寂。雍正帝亲至灵前悬帕奠茶,追赐“弘法大师”尊号,令永世称呼毕勒罕,专派大臣护送龛座返漠北,供奉于专修的庆宁寺。

猜你喜欢

  •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

  • 答阑捏木儿格思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捏木哥思。位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南。蒙古国建立前,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4部塔塔儿人居该地。宋嘉泰二年(1202),为铁木真(成吉思汗)所灭,并入蒙古。

  • 雪列空

    藏语音译,又译雪勒空、雪业列空,意为“(布达拉)山下机关”。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总管布达拉宫财物及拉萨郊区政法而设立的一个事务机关。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主持。为布达拉宫征派徭役,管理拉萨郊区的行政、司

  • 西藏喇嘛

    清代西藏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西藏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藏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西藏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和驻藏大臣协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管理。

  • 渚冬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诸冬河卫、珠敦河卫。永乐十三年(1415)十月,与忽鲁爱等三卫同时设立,以长家等人为指挥同知等官。在今吉林省辉发河上游支流珠敦河流域。武宗(1505—1521年在位)

  • 一妻多夫制家庭

    一个女子与一个以上男子结为配偶的特殊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和母系氏族制,其后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中。通常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行。以其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若干类型,常见的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叔侄

  • 伊吾

    西域古地名。匈奴称伊吾卢。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遣四将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设宜禾都尉在当地屯田。建初二年(公元77年)罢屯田,复为匈奴所据。永元二年(公元90年)副校尉阎磐再取其地。《

  • 龙海基

    宋代云南开化府哈尼族首领。原为六诏山区维摩、强现、王弄三部中强现部首领。“素为诸夷所服”,该部在六诏山各大小部、寨中最为强盛,统领各部、寨。宋皇祐时(1049—1054),以向导狄青部将杨文广追击侬智

  • 吾也而

    1163—1258蒙古国将领。又译吾也儿、乌也儿、乌野儿等。散只兀氏。图鲁华察子。以武勇著称,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元太祖六年(1211),从征金,次年与哲别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十年,充先锋,

  • 金太宗实录

    书名。纥石烈良弼等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会元年(1123)九月至十三年(1135)正月太宗一朝有关史事。大定七年(1167)成书。内容略见《金史·太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