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的林耶

嘎的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尕得林耶”、“格底林耶”,系阿拉伯语“大能者”之意。原传播于阿拉伯和中亚苏非派的一个较大的教团。一说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穆罕默德第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入;另说来源于十二世纪产生于波斯的尕得林耶苏非派创始人阿布都拉·尕底尔·吉拉尼。先传入两广、云南,后由其弟子祁静一、马纯一传至川、甘、陕等地,形成一大教派。以河州大拱北清真寺为中心。有“香源堂”、 “文泉堂”、“阿门”、“七门”(或“齐门”)、“韭莱坪”、“明月道堂”等支派。其体系庞杂,是正统派的苏非主义者,也有着什叶派神秘主义之因素。在传入中国和形成门宦中,更受到佛教、道教之影响,特别是禅宗的影响较深,有浓厚的佛、道色彩。基本教义,主要表现在所谓“无字真经歌”中,其代表作有《分明四季道理情歌》、《真经歌》、《修道歌》、《五更月歌》、《无底船歌》、《三昧真火歌》、《无根树歌》等。除保留对伊斯兰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个最根本的信条外,对伊斯兰教之教义、教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最大特点是:重道乘功修,参禅悟道。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的,本来就存在的。声称除遵行《古兰经》和《圣训》外,必须静修、参悟,以达到“认主”“近主”之目的。其法是终身不娶,避之深山,静坐修道,默念无字真经。有三规五节、十五条之目,皆以“清心寡欲,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为要。每个拱北(陵墓)或道堂由教徒推选当家人主持,管理教务,最高权力机构为有当家人参加的董事会。其道统,传至七辈(一说八辈)即止。后分为两支:一支以大拱北门宦为中心,尊祁静一为始祖,另一支以韭菜坪门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四川阆中、广元、松潘,陕西西乡、汉中,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有大小数十个拱北,人数约有10万余。

猜你喜欢

  • 苏易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 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西藏法典

    原西藏地方政府审理一般民事、刑事案件所据的成文法。源于吐蕃之六种大法,后经西藏历代执政者整理,编成一套政教合一以维护农奴主利益为主旨的等级森严、科条分明的法典。分两种:一为“却尺母”(藏语音译,意为喇

  • 脱花帖木儿

    ?—1353伊儿汗国第十三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一说为※铁木哥斡赤斤或※术赤后裔。初驻祃拶答而。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次年,被呼罗珊

  • 懿德皇后

    见“萧观音”(1994页)。

  • 索南贡保

    清代四川德格土司。藏族。雍正十年(1732),经清廷批准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妹策仁联婚。清朝赐白银3500两,锦缎100疋。亲率170亲人抵噶达地方接收赏物,并拜见达赖喇嘛。

  • 意云鲜卑

    魏晋时河西鲜卑之一支。约曹魏后期由塞北迁入雍、凉二州。居地临近秃发鲜卑活动中心广武(今甘肃永昌东南)。东晋太元二十年(395),为秃发乌孤击破,归附。参见“河西鲜卑”(1508页)。

  • 满文老档

    书名。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

  • 金景宣皇帝

    见“完颜宗峻”(1156页)。

  • 李郁于

    见“郁于”(1350页)。

  • 金哀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