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四亭瑶

四亭瑶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岜地、里化、里纪、利乐;有的说是瑶寨、瑶里、里化、七圩;有的则认为里湖、瑶里、汉度、瑶寨。各亭设有头人,称亭目或亭长,最初仍民主选举产生,但需土官认许方能行使职权,后改为由土官直接物色委任,群众不得反对,否则治罪,成为直接为土司服务的统治工具。清末,又改为团局组织,头人改为团总,故有“四亭团”或“四团瑶”之称。延至国民党在此地建立乡村保甲制时才被撤销。

猜你喜欢

  • 楚琥尔

    见“楚琥尔乌巴什”(2350页)。

  • 世德

    见“硕德”(2029页)。

  • 大嬖只

    明代蒙古女头领。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女,伯彦帖忽思女。初嫁俺答汗子辛爱黄台吉,被遗弃后,自领属民驻古北口塞外,与猛可真同为万历(1573—1619)前期称雄于蓟州塞外的蒙古族女杰。万历十年(1582)

  • 行官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酩��啰”。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2都案、4案头。

  • 七坊峒

    古代海南岛儋州黎族聚落名称。在今白沙县境。明弘治十四年(1501),黎族首领符南蛇曾在此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海南3州10县闻风响应,“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亚泽王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后裔。名赞丘德。纳卡德哇之子。初居今阿里,后率众移居亚泽地区(在今尼泊尔境),称亚泽王。在亚泽继续发展佛教。其后裔始终与卫藏保持政治及宗教关系。其孙曰乌麦曾为大昭寺建金顶。传至阿孜

  • 忽兰赤斤

    元代地名。又译呼兰齐勒。位于蒙古国都城和林(又作哈刺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为岭北行省手工业聚居地之一。定宗二年(1247)途经其地的张德辉著《塞北纪行》(又作《岭北纪行》)载,其地“乃奉部曲民

  • 大行令

    见“大行”(76页)。

  • 杨邦宪

    宋末元初播州领主。播州(今贵州桐梓西南)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播州杨氏”之后裔。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播州并复州团练使。同年,元世祖封其为播州安抚使,世有其地。至元二十一年(128

  • 吹没辇

    见“碎叶水”(23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