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回民族问题

回回民族问题

书名。我国第一部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回回民族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集体编写,由李维汉、贾拓夫、刘春等主持并执笔写成。1941年4月以延安民族研究会名义由延安解放社出版。全书分9章,后附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工作的四份纲领性文件。科学地论证了回回是一个民族、回回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回族历史发展之关系等。指出回回问题是民族问题,驳斥了国民党大汉族主义者所宣扬的“回回是汉人信奉了回教”、“回回是宗教团体”等谬论,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在西北地区泡制“回回国”的阴谋。正确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指出回回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对团结和发动回族人民参加抗日战争、鼓舞各族人民在解放中华民族的共同斗争中都起了很大影响。也为后人保存了陕甘宁边区有关回族及伊斯兰教的许多第一手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另有1947年山东鲁南,渤海新华书店翻印本、1958年、1980年北京民族出版社铅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

    沙俄为扩大自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通州至天津的陆路贸易,和清政府订立的通商章程。同治元年二月四日(1862年3月4日)在北京签订。共21条款。第一、二两款规定边界贸易在百里内均不纳税;准许俄国小本经营

  • 罗藏巴丹丹丕钟麦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 高丽江

    见“图们江”(1435页)。

  • 弘觉寺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

  • 第二可汗

    见“庵罗”(2099页)。

  • 粮务员

    见“驻藏粮员”(1553页)。

  • 桑朗容忠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乾隆二年(1737)以随军征战功,赐宣慰使职衔。四年(1739),批准管辖三齐寨番民,因抚驭失宜,与三齐寨民连年构衅,自相残杀。六年(1741),三齐寨聚众千人赴省告,欲脱离瓦寺

  • 老票

    参见“老龙票”(687页)。

  • 接龙帽

    苗族头饰。每逢举办接龙祭典时,妇女所戴的一种银冠。帽后部拖有50公分长的银链,上缀铃、花、鸟、蝶等形体的各种银制小物件。顶部有银花、雀等。幅沿周围缀有银铃。全幅所缀银饰品近百种。做工精细。流行于湘西、

  • 巴林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北部。牧地当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及其下游西辽河)北岸。元为鲁王分地。明初为全宁卫,后属兀良哈北境。至达延汗曾孙苏巴海,号所部为巴林。役属于察哈尔。与喀尔喀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