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知府

土知府

官名。元代始置。元朝混一土宇,设治分镇藩服,唐时所谓羁縻之州,皆加以赋役,置散府,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知府事,比于内地,赐金银符,秩正四品,称散府土知府。令守土安民,修职贡,听征调。明沿元制,为世袭文职土官,朝廷赐给铜印、冠带,授予诰命。准其选练、统帅土兵。因其故俗,使之附辑土民,谨守疆土,修职贡,纳赋税,听征调,一如元时。有相仇争斗者,裁决听命于皇帝。考核、承袭、升迁、革除、降调等事宜,隶吏部验封司。清仍沿明制,仅秩阶改为从四品。自明朝起,又将其部分“改土归流”。

猜你喜欢

  • 石人汪

    古地名。故址即今辽宁庄河县南石城岛。是唐与渤海水路来往必经之地。

  • 豆卢绩

    546—590北周、隋朝大臣。字定东。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人。原鲜卑慕容氏。后改姓豆卢。魏柔玄镇大将豆卢苌孙,司会中大夫豆卢永恩子,楚国公豆卢宁嗣子。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西魏大统十二年

  • 庙仓地

    清代蒙古地区喇嘛佛教寺庙的土地。也称香火地。来源主要是蒙古王公、牧民布施给寺庙的土地,或将旗公有地赠予寺庙。由寺庙札萨克喇嘛支配,交沙比纳尔或寺庙所属民户放牧或耕种,以获取收益。

  • 糺而毕部

    辽代部族名。又作纪而毕部。辽代末年,女真攻辽,※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自立为王,率众西走,在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18部响应,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领

  • 一架地

    解放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对耕地的一种习惯计算单位。即一架牛(两牛共拉一犁)耕作一天的土地面积。因牛的强弱和耕地土壤的软硬差异,故不同地区一架地的面积并不相同,有的地区为一市亩多,有的则二市亩多,反映其度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特斯河源。东至库兰阿济尔噶山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达罕德勒接本部中右翼末次旗界,南至桑锦达赉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军台及俄罗斯边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

  • 南诏图传

    即《南诏中兴画卷》,因该画由图画卷和文字卷两部分组成,故称。文字卷长达2500余字,是对画卷的注释和补充。详见“南诏中兴画卷”(1597页)。

  • 阿塔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阿黑塔赤”、“阿黑塔臣”。《元朝秘史》释为“管马的”、“管骟马的”。《元史·舆服志》:“圉人……国语曰阿塔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始置。元

  • 建州右卫

    见“建州卫”(1543页)、“建州左卫”(1543页)。

  • 砍牛祭丧

    又称“死人砍牛”。旧时广西南丹大瑶寨“白裤瑶”聚居区一种习俗。凡父母过世,均得砍牛分给别人吃,否则会“不吉利,人畜病多,禾苗不好”,并被他人耻笑。传说从前“白裤瑶”父母死后得将其肉分给村人共吃,世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