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墨脱

墨脱

藏语音译,意为“花朵”。县名。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纵贯其境。县人民政府驻墨脱村。旧设宗(相当内地县)。约清光绪七年(1881)由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宗并委派宗本(相当内地县官)管辖。初在地东村设治所,故称地东宗。约1919年迁治到墨脱村。1931年藏波战争后成为拉萨色拉寺封地,始由该寺派出宗本,经西藏地方政府任命。一说此后正式改称墨脱宗。1959年废宗置墨脱县。全境属高山峡谷地带,气候和植被呈垂直分布。从海拔3800米以内的半山和山地之间,分层次覆盖着热带雨林、常绿的阔叶林、落叶林和针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藤、竹、茜草和虫草、三七、天麻等多种药材,生长芭蕉、柠檬、桔子等多种野果。有虎、岩羊、山獐、野牛、长尾灰叶猴、苏门羚和棕颈大犀鸟、绿色斑鸠等多种珍禽。蝴蝶达200多个品种。经济以农为主,产稻、玉米、小麦、青稞和甘蔗、蜜桃、香蕉。享有“高原西双版纳”美称。居民有门巴、珞巴和藏等民族。

猜你喜欢

  • 贯宁

    见“萧惠”(1991页)。

  •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

  • 威州保霸蛮

    宋代少数民族名。居唐代保州(治今四川理县北)、霸州(治今四川巴县东北)地。酋董氏。宋嘉祐(1056—1063)及熙宁(1068—1077)中,保州首领董仲元、霸州首领董永锡皆请命于朝。政和三年(111

  • 瓦甸安抚司

    明代云南土司名。正统五年(1440)置。辖地在腾越城北龙川西岸的界头与曲石之间。原为瓦甸长官司,于宣德二年(1427)置,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正统五年十一月升为瓦甸安抚司。不知何时始废。一说正德六年(

  • 秽貊故地

    貊族所居之地。“貃”即“貊”之异写。先秦貊族分布甚广,居地也前后不一,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

  • 漠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居地位于蒙古中部戈壁南缘,故称。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之分。内札萨克蒙古有6盟24部49旗:(1)哲里木盟: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10旗;(2

  • 梅安

    见“西阳蛮”(696页)。

  • 纥石烈阿疏

    辽末女真纥石烈部首领。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勃堇阿海子。父死,袭勃堇。为景祖昭肃皇后所怜爱。尝与徒单部勃堇诈都争长。辽道宗大安十年(1094),盈歌继任女真部落

  • 俱德建

    见“久越得犍”(129页)。

  • 达赖喇嘛

    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达赖、班禅)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意译“海上师”。“达赖”原为蒙语。藏译为“嘉措”,汉译为“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蒙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