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司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改为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复为大司农司,秩正二品。仁宗皇庆二年(1313),升从一品。定置大司农四员,下设大司农卿、少卿、大司农丞各二员。领籍田署、供膳司、永平屯田总管府。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改为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复为大司农司,秩正二品。仁宗皇庆二年(1313),升从一品。定置大司农四员,下设大司农卿、少卿、大司农丞各二员。领籍田署、供膳司、永平屯田总管府。
见“蒙额勒多尔部”(2344页)。
沙俄乘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逼京、津,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1858) 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俄国得在上海
?—648唐代回纥第三代首领。药罗葛氏。※菩萨之子。原为胡禄俟利发(部落首领称号)。父卒嗣位。贞观十七年(643),与诸部联兵败薛延陀,尽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临黄河。遣使朝唐,受厚遇。二十年(646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吐于、李吐于、吐干、李吐干。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郁于(李郁于)弟。开元十一年(723,一说十二年),兄卒袭爵,任松漠都督府都督,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沿封松漠
解放前夕新疆进步团体。1949年初成立于乌鲁木齐。主要领导人为努斯热提和苏德·铁依波夫。宗旨为:实现十一项和平条款,同阻碍该条款的反动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进行斗争,扩大人民民主。主要活动为宣传解放区和三
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的称号。藏语称“萨迦曲杰”。自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1034—1102)建萨迦寺,创萨迦派起,经公哥宁波、萨班·公哥坚藏、八思巴,使该派大兴,成为政治上统治全藏,宗教上成为藏传佛教
西藏古迹。在西藏江孜县城的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藏族人民为抵抗入侵亚东、江孜的英国侵略军,据此抗击,炮台前崖筑有豪沟等防御工事。同年七月,被英侵略军炮火毁坏,今只有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德勒格尔河东岸,东至巴彦吉鲁克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德勒格尔河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南至巴噶鄂都斯接赛音诺颜部中末旗界,北至鄂木图接俄斯边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
书名。又名《皇元征缅录》、《元朝征缅录》。元人撰,不著姓名。此书出自官府档册,载征缅事。《元史·缅国传》即据此稍有增删。载至元八年(1271)至大德五年(1301)八月事。因作于天历、至顺年间(132
?—1629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世居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系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亲弟奢尽忠子。幼孤,由效忠妻奢世统抚养13年。万历(1573—1620)初,效忠卒,世统欲借其名以嫡长夺宣抚司印,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