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朱世隆

尔朱世隆

500—532

北魏末年将领。字荣宗。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尔朱荣从弟,华州刺史尔朱买珍子。孝明帝末,为直斋。转直寝,后兼直閤,加前将军。武泰元年(528),任给事黄门侍郎。孝庄帝即位,以翊戴功,授侍中、领军将军、左卫将军、肆州大中正,封乐平郡开国公。又授车骑将军、兼领军、尚书右仆射。永安二年(529),为前军都督,镇虎牢(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防元颢,待颢克荥阳,惧而遁还,使孝庄帝仓卒北走。及帝回宫,授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次年,荣被诛后,走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南),与尔朱度律等共推长广王元晔为主,任尚书令,封乐平郡公,加太傅,行司州牧。建明二年(531)初,又以晔疏远为由,废之,改立节闵帝元恭。帝特置仪同三师(一说为三司)之官授之,位次上公之下。兄弟群从,各拥强兵,生杀自由,总揽朝政,引起众怨。次年,韩陵之后,尔朱氏大败,遂被大都督斛斯椿遣人执获,与兄尔朱彦伯俱斩于洛阳阊阖门外。

猜你喜欢

  • 钦差镇守辽东太监

    明代官名。永乐年间(1403—1424)始置。明朝派遣镇守辽东地方之内臣。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重臣。职司主要为监军,亦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衙门为镇守太监府

  • 拓跋推寅

    鲜卑拓跋部首领。东汉初,乘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空虚之机,率众从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因其地虽广阔但多沼泽,遂谋更南徙,未行而卒。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

  • 扫寨

    布依族旧时宗教迷信活动。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每年春季进行。意为把寨内邪魔扫除干净,以保人畜健康,五谷丰登。此外,凡遇狗上房、山羊叫、看见火星等,则随时请摩公(巫师)扫寨驱鬼。各地做法不一,一般为:在扫

  • 藏语音译,意为“仆人”。吐蕃奴隶社会中奴隶等级之一种。有男女之分,男者称“约波”,女者称“约么”。初与“阐”无多大差别,故有时以“阐约”统称“奴仆”阶层。后逐渐有了区别,在奴隶起义后的宋代,约有一定人

  • 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

    书名。贺杨灵著。是在对内蒙古察哈尔、绥远地区进行广泛经济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的一部著作。全书分12章,分牧区、农区、半牧区、半农区加以叙述,论及农牧业生产、农垦、水利、商业、手工业、蒙古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

  • 仲译钦布

    藏语音译,意为“大秘书”。原西藏地方政府※译仓主管官员。清代文献亦称毕七克齐。额设4名,六品衔,均为堪穷品级僧官。主管政府内僧官系统事宜,保管文件、档案、缮发公文、命令。职权甚大。七世达赖喇嘛始选其中

  • 阿琼南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在青海尖扎县。为青海地区古老之宁玛派寺院。历史上与今海东之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之智革尔贝宗,同称

  • 陆腾

    ?—578西魏、北周大臣。字显圣。代郡人。北魏东平王陆俟玄孙。先世为鲜卑步六孤氏,后改今姓。少慷慨有大节。初仕魏,曾从尔朱荣平葛荣,以功赐清河县伯。迁通直散骑常侍。及孝武帝元修西迁,受命留邺。东魏兴和

  • 蒙古勒多尔部

    见“蒙额勒多尔部”(2344页)。

  • 达失干

    见“者舌”(1348页)。